资讯首页 > 农业政策

咸阳市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咸政办发〔2016〕21号)

2016年06月16日 14:58来源:咸阳市人民政府点击量:0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
咸政办发〔2016〕2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5〕105号),加快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格局,促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生产力结构,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努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物质装备水平稳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4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6300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6%以上。到2030年,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和规模经营产出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显著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特色农产品优质安全,农业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格局基本确立。

二、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发改、财政、农业、国土、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相关部门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开展以“田地平整肥沃、灌溉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积极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强化土地治理,稳定生产基础,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着力加强耕地保护。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依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信息共享。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管,确保占优补优、数量相等、质量相当。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减少农膜、农药、化肥用量,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土壤肥力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监测等工作。

(五)着力提升粮食产能。突出小麦、玉米两大作物,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布局,集中资金、技术和资源优势条件,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设南部灌区吨粮田产业带和渭北旱作高产玉米产业带两大粮食功能区,加快粮食主产区板块化推进步伐,集中打造区域集中、产业聚集、技术先进、优质高效的粮食功能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小麦面积稳定在310万亩左右,单产突破320公斤,玉米面积稳定在250万亩左右,单产突破410公斤。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特色高效产业体系

(六)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布局。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突出特色为方向,因地制宜,建设优质小麦和地膜玉米,时令设施水果,酿酒葡萄,优质出口苹果和早熟苹果,优质蔬菜,茯茶、高产奶牛,生猪,肉牛肉羊,休闲农业等十大特色产业板块,推动产业逐步向优势产区、特色产区、重点销区集中,构建以粮食保障型、都市休闲型、畜牧园艺高效型为主的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环境匹配度和产业聚集度。

(七)促进果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调整果业结构,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高机械化。扩大优生区、稳定适生区、调减次生区、淘汰非适生区,使主要水果向优生区集中,形成区域布局科学,早、中、晚熟、鲜食、加工品种比例搭配合理的生产经营格局。北部重点推广矮化苹果机械化生产模式,形成晚熟苹果产业带;南部重点发展油桃、蜜桃、樱桃、树莓等,形成时令设施水果产业带;旱腰带发展早中熟苹果、葡萄、石榴等,形成特色时令水果产业带。重点建设100万亩优质出口苹果基地,15万亩早熟苹果基地,1.5万亩时令设施水果基地,18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到2020年,水果面积达到430万亩,水果优果率达到83%。

(八)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积极促进现代畜牧装备和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继续加大标准化规模化现代牧场建设力度,加快中小型奶牛场升级改造。生猪生产在南部县市区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大力发展规模化养猪场和适度规模养殖,推广“果畜沼”、“畜沼菜”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北部县大力发展温氏模式家庭牧场,促进果畜生态循环。家禽生产大力推广正大、石羊标准化养殖模式,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肉牛羊生产以北部县为重点,狠抓肉牛肉羊的扩繁扩群。推广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发展人工种草,初步形成以北部优质牧草、南部专用饲料玉米为主的畜牧饲草产业格局。到2020年,建成25万头高产奶牛生产基地,6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10万头肉牛和100万只肉羊生产基地。

(九)突出发展设施蔬菜。以发展设施为重点,突出区域特色,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蔬菜生产能力。以泾阳、三原、兴平、武功、秦都、渭城、彬县、淳化、长武等县为重点建设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5万亩;以兴平、武功等县为重点建设辣蒜基地,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三原、泾阳等县为重点建设大白菜、甘蓝、芹菜基地,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兴平、泾阳、三原等县为重点建设食用菌基地,发展到8000亩;以兴平、武功、秦都等县为重点,依托渭河滩涂地开发利用,建设6万亩沿渭清水莲菜休闲长廊。到2020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145万亩。

(十)做强茯茶产业。以泾阳县茯茶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新产品研发及品牌推广、园区建设、地理商标认证、茯茶质量标准、监测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推进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促进茯茶销售、物流、科研等与其他产业互动,形成以泾盛裕、泾渭茯茶、泾砖、百富、大唐等为代表的现代茯茶加工企业群。同时,以泾阳茯茶产业园、秦都茯茶科技产业园和茯茶小镇等重点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茯茶产业链整合延伸,推进企业聚集入园,促进茯茶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到2020年,将“咸阳茯茶”、“泾阳茯砖茶”打造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把咸阳茯茶产业打造成文化、健康、智慧产业,建成西北地区茯茶加工贸易中心,全市建成销售额超亿元企业4家、销售额超5000万元企业5家,年加工茶叶3万吨。

四、加快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十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转变。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用地政策。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惠农项目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探索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推动厂房、生产订单、农业保单质押等业务。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到202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9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00家,培育家庭农场3000个,培育职业农民3万人以上。

(十二)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善交易规则,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村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户依法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托管等方式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承包地,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支持统一连片整理土地,提高机械化水平。开展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试点。探索市民化农户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机制。

(十三)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健全物流配送体系、促进产业升级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三次产业有机融合,推进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区域集聚,打造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以果菜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贮藏保鲜能力建设,重点在秦都、兴平、武功、泾阳、三原建设南部蔬菜储藏企业群,在乾县、礼泉、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建设北部果品储藏企业群,加快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推进农产品分等分级和规格化包装上市。以粮油茶为重点,加强大宗农产品加工物流能力建设,在秦都、兴平、三原、乾县建设粮油物流配送中心,在秦都、渭城、泾阳建设茯砖茶物流配送中心,着力建设南部粮油茶加工物流企业群。积极组建优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瞄准大型超市,开展农产品直产直销,减少流通环节,确保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和质量安全;瞄准国内外大中城市,建立名优农产品经销网点,提高市场占有率;瞄准本地团体客户,建立长期稳定配送业务,有效推动咸阳农产品进入超市、进入大城市、进入国际市场。到2020年,建成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园区10个,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到45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5家、收入过5亿元企业10家、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5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80%以上,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农产品流通业对农民增收贡献率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农产品流通体系日趋完善。

(十四)创新品牌营销服务。支持国家级咸阳新阳光西北农副交易中心、泾阳泾云蔬菜批发市场和三原惜字恒丰蔬菜交易市场建设。在高端乳品、肉制品打造一批优势名牌,加大品牌整合力度,打破区域界限,全力打造“马栏红”品牌,真正以品牌赢得市场。鼓励申报著名(驰名)商标、申请使用地理标志和保护产品标志。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突出重点产品,着力打造代表咸阳形象、市场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到2020年,培育一批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知名品牌,推动咸阳优势农产品走向超市,走向大城市,走向国际市场。

五、强化科技创新,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十五)推进咸阳·杨凌试验站建设。落实“两地三方”农业科技协作推广框架协议,加快永寿县旱作农业、泾阳县蔬菜、淳化县畜牧养殖、旬邑县苹果、旬邑县马铃薯、武功县猕猴桃等六个试验站建设,建成一批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为一体的综合试验示范站。邀请10-20名相关专业专家,在10个省级农业园区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解决园区面临的技术难题。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解决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十六)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强化县级指导服务功能和乡镇组织实施功能,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教育,对全市农技人员进行一次知识更新轮训。

(十七)开展科技创新攻关。继续推广优质高产抗病小麦和优质杂交油菜;大力推广优质苹果新品种和栽培新模式,进行果园节水保水节肥技术的示范应用。实施农业科技主推技术制度,推广农业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区域化、标准化主推技术。

(十八)建设现代种业体系。发挥咸阳农科院的优势,在小麦、油菜育种和果业新品种研发推广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快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有偿向企业流动,扶持和培育2-3个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加强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种质资源和品种区域试验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

(十九)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实施好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换代。大力引进高端智能农业机械,推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支持农机新产品、新装备研究开发,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培育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机信息监测与服务体系、农机维修体系和农机质量监督体系,改善服务手段,提高安全服务质量。积极推进中国西部现代农机装备物流产业园建设,示范引领农机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到202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量达到50万台,农机综合水平超过70%。

(二十)建设信息化体系。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建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的为农服务体系。推广“武功电商”模式,培育品牌电商主体,增强线上线下互动。以信息化手段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到2020年,建成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追溯和农资追溯体系,建成26个屠宰场全程视频监控,建成5个现代农业园区物联网应用试点,实现土壤墒情、病虫害预报、动物疫病监测、农产品价格、农业统计、农业气象等农业生产基础数据的智能化统计分析。

六、加强生态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十一)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以南部灌区配套节水改造为重点,加快未级渠系节水改造。加快渠道衬砌防渗改造,积极推广抗旱品牌、地膜覆盖、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等技术。深化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精准补贴机制。

(二十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以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精准化测土配方施肥为抓手,减药控害,控肥提效,推行清洁生产,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围绕重点产业,逐步扩大商品有机肥、配方施肥、缓释肥料、水肥一体化使用范围,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力争到2020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90%以上。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加大高效施药器械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力度,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控害技术,全面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使用追溯。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半径,推行“一喷多防”和科学精准施药。力争2020年绿色控害面积达到应防面积的60%。严格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管理,加大环保饲料推广力度。加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政策。加强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实施渭河、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工程。

(二十三)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引导畜禽养殖场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逐步淘汰小规模养殖场,对新建规模养殖场,环保条件关口前移,严格规模养殖场建场准入,合理规划,科学选址,对无粪污处理设施的不予批准建设。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作为扶持的重点,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督促规模养殖场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大型沼气池等畜禽粪污治理设施,促进养殖场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开展农田残膜回收综合性利用,逐步健全回收加工网络,创新地膜回收与再利用机制。深入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循环利用发展模式,着力提升农业生产内在质量。

(二十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注重挖掘和弘扬咸阳农耕文化资源积淀,强化创意设计,突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特点,拓展农业生态、民俗文化、休闲体验等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升咸阳农业发展层次。重点开发休闲体验农庄、乡村度假基地、农业科普基地、农业文化园区和特色休闲观光景区,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点、示范园区,充分展示现代农业新形象,培育一批咸阳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吸引市民休闲度假。

七、坚持产管并重,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十五)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技术培训指导,推广一批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地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模化养殖场,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基地(场、站、园区)创建活动。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和登记工作力度,全面推行年检制度。

(二十六)加强农产品监测预警。加快市县两级农产品质检体系项目建设进度,健全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日常监督抽检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落实监测经费,扩大监测范围,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检,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开展检测结果分析,及时排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

(二十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强化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县市区政府和农业部门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在全市建立起“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源头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禁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剧毒、高毒农药和禁用的兽药、化学物,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评,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种养规模。加强农业执法,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实施检打联动,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及时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八、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二十八)落实县镇(办)责任。各县市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要增强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细化任务,明确职责,健全机制,结合实际制订本地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十九)加强部门协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农业部门要强化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服务指导,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发改、财政部门要加大政策和项目扶持,金融部门要积极落实信贷、保险支持政策,教育、科技、国土、环保、水利、林业、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7日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