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聚焦三农

宝鸡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

2016年07月26日 09:21来源:宝鸡市农业局点击量:0

宝鸡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收官之期,也是我市农业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根据《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宝鸡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

一、发展形势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是宝鸡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突出转方式、调结构、健体系、育主体、保供给、推改革,圆满完成了产业发展任务,保持了农业经济全面发展的好势头。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89.9亿元,较2010年净增长115.3亿元,年均递增10.6%;农业增加值达到165.13亿元,净增长60.93亿元,年均递增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老口径统计)达到10316元,净增5276元,年均递增15.4%。

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围绕主导产业,狠调结构、板块推进,加快转型,“粮为基础、畜为主导、果为特色”的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建立。粮食产能持续稳定在140万吨以上,优质粮面积占比超过76%。畜牧产业升级加快,以两万头牛场为引领、22个千头牛场为支撑、84个标准化奶牛小区为骨干、蒙牛等12户乳制品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奶业体系形成,优质肉牛肉羊基地建设进入快车道,山东大成、华龙牧业50万套肉种鸡基地、扶风阳晨10万头生猪扩繁场和石羊集团50万吨饲料厂建成。2015年肉、奶、蛋产量18.5万吨、65.0万吨和7.6万吨,分别增长23.3%、8.7% 和5.6%。果菜板块势头强劲,矮砧苹果面积全国最大,猕猴桃占到全省一半、全国1/4,高山有机蔬菜稳定发展。2015年果品面积193.6万亩,产量166万吨,分别增长44.1%和68.2%,蔬菜面积91.8万亩,产量163万吨,分别增长14.2%和58.1%,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6.7万亩,产量80万吨,占比29.1%和49.1%。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园区建设从无到有,规模迅速扩张,实现涉农县(区)全覆盖。宝鸡休闲农业示范区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陈仓区晋级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市现代农业园区355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40个、市级 100个。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60户,其中国家级4户、省级53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682个,成员总数8.59万户,辐射带户21.24万户,占比29.7%;家庭农场发展到2014个,专业大户 9504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镇、村达到51个、929个,占比53.1%、53.7%;休闲农业示范园达到47个、休闲农庄57个、休闲农家示范村50个、2336户,发展农家乐1588户,占全省四分之一。

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层动物防疫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基本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综合执法、职业农民培育、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趋于健全,“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基本落实。持续推进职业农民技能创业培训,累计培训4500人,其中,认定高级职业农民23人,中级148人,初级2843人。突出科技典型示范,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围绕肉羊、肉牛、甘薯、蔬菜、猕猴桃、苹果、花椒、农机等建立国家级产业试验站4个、西农大5个、省果业局1个。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面启动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形成。认证(定)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168个、产地108个,绿色食品企业10家、34个产品,有机食品41个,“三品一标”生产基地123.7万亩,占比27.5%,眉县猕猴桃、太白甘蓝、凤县大红袍花椒获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市菜、果、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农业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共发放各类补贴24.15亿元,争取到位中省投资28.54亿元。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71.9万千瓦,增长37.6%,主要农作物耕、播、收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6%,比2010年提高5.65个百分点。农产品市场流通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果蔬贮藏能力35万吨,集中建成眉县、太白、千阳3个5万吨以上贮藏库群,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跻身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中心行列。

农村各项改革加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率90%以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冰,岐山县基本建立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平台。陇县西街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完成折股量化,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放股权证1407本。眉县槐芽镇槐西村村民用26.97亩耕地12年的经营权在农行抵押贷款100万元发展大棚草莓,年收入200多万元,带动全村种植草莓2800亩,人均获利 9000多元。全市建立县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2个、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机构9个,土地流转面积96.8万亩,流转率达到22.1%。

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实施“举措到户”工程,促进农民科学持续增收;实施“项目到村”工程,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乡村在线”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开展“争先进位”活动,促进县镇村比拼争先。201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511元,与2010年相比实现翻番,增速连续六年超过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5:1缩小到3.1:1,且收入结构发生积极变化,货币化程度明显提高。工资性收入占比42.09%,提高了0.79个百分点,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家庭经营收入占比35.02%,下降了4.28个百分点,来自二、三产业经营收入提升;财产性收入占比2.19%,微降0.29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占比20.7%,提高了3.78个百分点,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

(二)面临挑战

“新常态”下宝鸡农业稳定发展的挑战持续增大。一是农业发展空间及资源的刚性约束越发凸显,统筹安排农业大规模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农业内部优化结构、深化服务体制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保障市场稳定供应,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农产品成本持续升高,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生产成本地板抬升挤压效应显现,种粮口粮化、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粮食和农业安全面临的考验越来越严峻;农业产业在世界竞争格局中仍处在产业链中低端,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实用型人才“青黄不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严重,农业发展面临巨大人才缺口,将成为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三是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非农劳动力需求下降,农村劳动力失业率上升,农民收入下降,政府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反贫困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压力依然存在。四是农业国际参与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与建设关天副中心城市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农业开放性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打造形成宝鸡特色的农业国际品牌等还有不少潜力可挖。

(三)发展机遇

“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经济新常态”,形成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倒逼机制,为刺激农业经济转型,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一是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城镇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宏观经济转型企稳、国家和省级层面农村改革红利释放、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为宝鸡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战略机遇及政策环境。二是“互联网+农业”、物联网技术普及、新模式新技术推广应用等,为宝鸡改造传统农业、实现流程再造、发展高端农业、精准农业、精品农业提供了支撑和无限想象。三是关天经济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扩散辐射,为宝鸡农产品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区域及国际市场空间;农产品安全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及农业和食品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名、特、优、稀、新”农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四是宝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条件日益成熟,为“十三五”期间建设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追赶超越”新要求,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坚持一条主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三个转变(由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科技创新驱动,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拼资源消耗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完善五个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科技创新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支持保护体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加快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根据地理位置、资源条件、气候类型、生态环境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布局主导产业和空间,进一步健全适合农业发展水平和宝鸡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产业融合。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以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相互融合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全市社会经济发展。

----安全生态。强化生产基础,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放心、优质的农产品,稳定自给率,增强调控力,确保安全率。注重生态效益,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性再利用,构建和谐城乡绿色空间。

----资源整合。引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整合相关行业和相关部门资源,合理聚焦要素、资金、政策,形成合力,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产业。

----机制创新。在要素配置方式、组织服务体系、农业保护支持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业生产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从拓展农业生产功能和延长产业链着手,把生产、流通、加工、出口紧密结合起来,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到50%;粮食总产稳定在145万吨以上,优质粮占比86%;果品面积达到230万亩,总产280万吨,优果率达到95%;蔬菜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180万吨,其中设施栽培面积28.7万亩;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5%;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在2.9:1。努力把宝鸡建成全球最大苹果矮化自根砧苗木繁育基地、全国一流中早熟矮化苹果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绿色有机猕猴桃生产基地和面向全国、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物流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