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聚焦三农

乐山市实施科学精准扶贫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体方案(全文)

2016年08月30日 11:01来源:乐山市政府网点击量: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定不移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全局性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来部署推进,突出开展小凉山区、乌蒙山区、市列重点区域等扶贫攻坚行动,着力抓好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五大扶贫工程”,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27.82万人减少到17.7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6%下降到7.5%,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部分地区特别是彝区山区,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通信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现象突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集中力量推进扶贫开发攻坚,是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是促进协调发展、推动民生改善、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结合乐山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总体思路,以更大的决心继续向贫困宣战,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重点与全面、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外力与内力、扶贫与扶智、“大多数”与“极少数”六个并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二)目标任务。围绕建设“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示范区”定位,按照“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和“不落下一户一人”的要求,确保全市每年减少贫困人口不少于4万人,到2019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市17.73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4个贫困县(区)、省定259个和市列21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县(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三)基本要求。扶贫开发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做到科学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扶持对象精准。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责任清。

——项目安排精准。结合实际编制扶贫项目规划,确定实施内容、投资规模、进度安排、受益对象、责任分解等内容,做到项目规划到户、实施效果到户。

——资金使用精准。以县为主体,加大资金整合使用力度,把资金精准投放到村到户,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措施到户精准。根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需求,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

——驻村帮扶精准。因村派人、强化责任,按需选派各级干部和各类人才组成驻村帮扶工作组,针对扶贫工作薄弱环节强化支持、落实举措。

——脱贫成效精准。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县、村、户减贫档案,分年度逐级验收脱贫成效,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二、重点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问题导向,瞄准贫困、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精准减贫,将“五个一批”措施细化、具体化,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医疗卫生扶贫、文化惠民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社会扶贫、财政金融扶贫“十项精准扶贫工程”。

(一) 基础扶贫

着力推进交通建设。加快推动高速公路向贫困地区延伸、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网完善畅通,以及渡改桥、汽车客运站场建设,突出推进到村主要聚居点和产业园区等重要节点道路硬化,彻底破解贫困地区交通瓶颈制约。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通村公路拓宽改造、到重要农村节点有硬化道路、所有贫困县(区)建有功能较为完善的县级客运站。

着力推进水利建设。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农田水利灌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及水生态文明建设,全力破解“因水不稳、因水不兴、因水致贫”难题。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人人喝上干净水。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

着力推进电力建设。优化改造110千伏农村电网骨干网架结构,实施低电压治理工程,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水平,户通电率达到100%,确保群众“用上电、用好电、电好用”。

着力推进通信建设。落实“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县(市、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加快基站、通信管网建设,实施“宽带乡村”、行政村通宽带、贫困地区互联网覆盖、农村中小学免费通宽带、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等工程。到2020年基本实现村村有宽带、通广播,户户有电视,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委、市水务局、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委农工委)、移动乐山分公司、电信乐山分公司等(第一个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 产业扶贫

优先发展特色农业。切实推进“扶持生产发展一批”,围绕贫困村、贫困户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培育扶持农民专合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带动发展茶叶、中药材、林产品、脱毒马铃薯、核桃等特色农业基地,以及乌金猪、乌骨鸡等特色养殖业。深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加大优良品种选育和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力度,不断增强产业扶贫技术支撑。到2020年,建成“一都四基地”。

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商贸流通业。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产后商品化处理、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产业链条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产业促农增收能力。完善“百企帮百村”的帮扶机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新型农村流通体系,拓展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扶持贫困村发展小微企业或工商户,激励外出务工能人回乡创业,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创造就业岗位,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积极拓展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坚持“全域旅游”理念,把彝区山区作为全市旅游第三极的重点,整合旅游资源和线路,依托生态和民俗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加快推进马边国家旅游扶贫开发试验区申报工作,打造峨边黑竹沟百里生态旅游文化走廊、金口河大瓦山湿地公园、沐川竹海自驾游营地等一批新业态产品。到2020年,形成4个以上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点),打造10个以上特色旅游村、25个以上民宿旅游达标户。

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以夹江经济开发区和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为平台,共建飞地产业园区,推动夹江县、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利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用好扶贫开发、民族地区、灾后重建等各种扶持政策。综合考虑资金、土地、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要素投入,建立飞出地和飞入地跨区域经济合作财税等利益分享机制。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委农工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旅游体育委、市扶贫移民局等

(三)新村扶贫

全面推进农村贫困户住房条件改善。把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放在首位,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生态移民等政策,切实推进“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优先支持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建设,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进1273户特困群众农村廉租房建设,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房抗震改造,保障居住安全。

大力推进扶贫新村建设。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沐川县实施乌蒙新村建设,到2020年建成43个扶贫新村;加快彝家新寨建设,到2020年建成206个彝家新村(寨);重点片区外建成220个扶贫新村。完成全市28469户贫困户住房改造。

提升扶贫新村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统筹推进 “三建四改”配套工程和“1+6”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贫困村社区建设和治理,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开展“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和“环境优美示范村庄”创建工作。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扶贫移民局、市农业局(市委农工委)、市旅游体育委、市交委、市水务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局、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文广新局、市民宗局、市林业局、市科技局、市供销社、市防震减灾局、国网乐山供电公司等

(四)能力扶贫

巩固提升基础教育。健全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提高贫困地区幼儿保教费减免比例。进一步完善彝区“一村一幼”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幼教师素质能力,不断提高村幼教师的工资和待遇。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支持办好贫困地区综合高中,积极开展普职融通、特色鲜明的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探索试点。大力改善“三县一区”和其他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

开展就业创业能力培育。切实推进“扶持就业发展一批”,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加大对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支持用人单位和贫困地区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搞好定向、订单培训,实施贫困地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深入推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创业孵化基地。

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从2016年春季起,民族地区在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和中职免费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对公办幼儿园免除3年保教费,对公办普通高中全面免除3年学生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对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按公办幼儿园的财政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到2020年,民族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制定实施贫困家庭学生专项帮扶计划。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将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和“特岗计划”有机衔接。职称(职务)评聘和生活待遇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制定全市乡村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办法。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加大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实施彝区支教十年计划。按照“县对县、校对校、师对师”的对口支援形式,进一步加强对“三县一区”的对口支援力度。到2016年底,彝区乡(镇)以上的幼儿园、中小学校至少与一所内地学校结成对口支援关系。彝区每年选派幼儿园、中小学校的管理干部到内地对口支援学校挂职锻炼,选派一线教师到内地对口支援学校跟岗学习。不断深化“一村一支教”志愿者工作,每年选派“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志愿者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支教。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投促外侨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民宗局、市委组织部、团市委等

(五)生态扶贫

加强生态保护。加快脆弱地区生态治理步伐,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恢复、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按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继续抓好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规划建设一批生物科考、森林探险、植物观赏、森林康养基地。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5%。

开展环境治理。深入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供水水质合格率。探索从市到县的环境维护管理第三方服务的共同分担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

推进防灾减灾。有序开展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和避灾移民搬迁,实施扶贫搬迁11272户35701人。加大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强化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建设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森林、草地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力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委农工委)、市旅游体育委、市住建局、市扶贫移民局等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