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农业快讯

日本是如何实现农民平均收入超过城市居民的?

2016年09月18日 18:04来源:互联网点击量:0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约37.8万平方公里,耕地只有8272万亩;人口约1.3亿,农业人口不足200万人(日本2016年农业结构动态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2月1日,日本农业人口较上一年度减少8.3%,降至192.22万人,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农业人口将近一半)。然而日本不仅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且农业的整体生产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更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居世界第一。

一、高水平机械化

美国可以走大规模机械化发展道路,但日本不行。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土地制度决定了日本不得不采取特殊措施。山地多,就设计适合山地的小型机械;水田多,就设计出从水田整地、育苗、插秧、收割到烘干的全程化机械;小而散,就设计是个小家小户独自耕作的小农机。所有关于耕种前后的机械都为农民考虑到,每个农户都拥有所需的农机具,如收割机、喷药施肥机,以及土地起垅机、产品清洗包装机等。同时农家一般还设有一个专门用于清洗、整理、加工农产品的车间。这就使得日本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民种地也更轻松。

二、农民兼业化

农业兼业化已经成为日本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兼业农民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农业生产力提高及机械化的普及,致使农村劳动力过剩;其二,二战后的日本工业迅速发展,兴起大批中小企业,并在日本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引导下,城市工业纷纷进入农村,也导致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工业高工资对农民也有极大的吸引力,农村劳动力不受控制的流失,其三,日本政府为保障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鼓励农民兼业化经营,使农民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并超越城市家庭。调查显示,1955年到1975年的20年里,日本农民兼业的非农收入从最初的30%翻了一倍有余,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兼业农户也占农户宗数的85%,并且因政府的支持,日本农民兼业过程中也会保留土地。农民兼业化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及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因为工业和农业整体经济的发展为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产品特色化

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于1979年倡导发起的“一村一品”运动。其实质是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通过这个模式,不断引进和开发新技术,逐渐发掘高附加值的加工业,大力促进各地区的农林水产业、工业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增强了相对落后地区的自我修复能力,使其尽快脱贫致富。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产业特色,一个农户有一个农户的主导产品,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了日本农业经济的整体框架。这也造就了日本农产品质量佳良好口碑。在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发展的几十年间,农民持续增收,模式也进行了不断的延伸,其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振兴一个农村,而是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四、“农协”的推动

为了克服农户经营规模狭小的不利影响,日本政府在1947年11月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建立起全国性集体经济组织“日本农业协同组织”(简称农协),逐步形成了以农村基层农协、都道府县农协和农协中央会为主的从政府到地方的“农业协同组合体系”。农协极力维护农民权益,为农民提供包括生产资料供应、销售、生产指导、仓储运输、金融、保险、农业信息及福利文化等综合性服务,通过其遍及全国各个角落的机构和广泛的业务活动,同农户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系,在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农协在技术指导、推广等多方面的事务都是免费进行的。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数据,目前,基层农协机构有700多个,全国99%以上的农民都已加入了农协,农户的生产生活资料有70%以上是从农协得到的,农业资金也主要靠农协下属的信用部门来提供,农产品的初加工、存储和运销也大幅度依赖农协渠道。农协已然成为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催化剂,极大的推动了日本农业现代化实现进程。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农业,对农协的经营性业务构成了直接冲击,僵化的农协体制已经难以支撑日本农业的发展。维持了60多年的农业协会改革方案日前也已通过,2019年之前将彻底实行机构和业务改革。不过,无论如何,农协推动实现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功绩,将不可磨灭。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