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聚焦三农

张掖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7年01月13日 11:36来源:中国·张掖点击量:0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张政办发〔2016〕17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各单位:

《张掖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0月31日

张掖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未来五年远景目标,精心勾画“十三五”宏伟蓝图,对于加速农业经济转型、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促进农业基础地位夯实、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根据《中共张掖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张掖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张掖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成效

(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增加值增加32.61亿元,达95.02亿元,年均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248元,达10823元,突破万元大关,年均增长14.1%;粮食总产量增加26万吨,达135万吨,年均增长3.1%,总产屡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14年稳定增产。

(二)特色产业规模效益不断壮大。积极引导农民调优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市基本形成了以玉米制种、蔬菜为主的两大优势主导产业,以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特色林果、小杂粮为主的五大区域特色产业。全市建成100万亩玉米制种、50万亩“金张掖”夏菜、50万亩马铃薯、40万亩中药材、15万亩设施农业、10万亩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基地和2.5万吨食用菌生产规模。“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11年成功注册,成为全国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市本级及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通过农业部审核认定。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农民来自特色优势产业的收入占到家庭经营性收入的80%以上。 

(三)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全市建成乡镇农技站36个、区域农技站10个,上下贯通、运行有效的市、县、乡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初步形成。常年驻扎推广一线的农业技术人员达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初步建立起了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层次的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达215万亩,占到农作物总播面积的57%;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309万亩,覆盖率达80%以上;成立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织70多家,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40%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81.1%;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78.6%。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以建设农产品安全大市为目标,加速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全市标准化生产面积达317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0%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面积达21.2万亩,特色农产品生产采标率达90%以上。初步建成了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为龙头,各监管部门和县区、乡镇检测机构为骨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检测体系,确保主要农产品和主要生产基地全部纳入检测范围。历年蔬菜样品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9%以上,充分保障了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加快“三品”认证进程,共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46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8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面积达186.15万亩,占到农作物总播面积的50%以上。“张掖玉米种子”等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民乐紫皮大蒜”等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分别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和农业部认证。

(五)农业经营机制得到有效创新。全市各县区均建起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成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59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694个,“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点”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2015年,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16.7万亩,占农村土地承包面积的47%,其中50亩以上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05.2万亩,占承包面积的42%。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壮大,初具规模的家庭农场达到1500多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5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6家、省级示范社116家、市级示范社247家,合作社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全市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累计达到10个。探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2015年“支持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电商化”为民办实事工程,成功开通淘宝中国特色·张掖馆,成为全省第二家特色中国地级馆,也是河西走廊唯一的一家淘宝特色中国馆,实现农产品线上交易额近3000万元。建成临泽县玉米种子电子商务平台,有9家企业23个品种成功上线推广交易。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全面推开,土地经营权流转颁证、农业设施确权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正在高台县、临泽县有序开展,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六)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建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94家,带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16家,创建名牌农产品106个。建成冷链仓储企业38家,冷链库容达23万吨;拥有各类批发市场91处,其中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3处,年交易总量达200万吨。扶持张掖绿涵等企业在广州、武汉等地建立蔬菜直销点17个。加快农业向西开放步伐,2013年,张掖发年公司在霍尔果斯口岸建立档口,实现了我市鲜活农产品直接出口零的突破;2015年,张掖市绿涵农产品有限公司5万吨果蔬深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在霍尔果斯口岸开工,成为我市农产品向西出口的又一平台。全市涌现出了发年、云通、绿涵、泽源、银河等一批农产品出口企业,2015年全年实现对俄罗斯、中亚等国家出口额362万美元,在全省名列前茅。举办了两届张掖绿色有机农产品交易会,取得丰硕成果。举办了首届金张掖夏菜宣传推介会,发布“弱水青”金张掖夏菜商标,签订蔬菜产销合作协议13项,交易额达到2.3亿元。

(七)农业项目工作扎实推进。“十二五”期间,积极围绕部、省投资重点谋划项目,争取到农业部种子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田高效节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30多项,累计争取各类项目及专项资金近10亿元。2015年,全市农业部门争取到项目及专项投资4250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6195万元,是近年来争取项目投资最多的一年。国家玉米制种基地(甘肃)建设项目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实施,项目总投资57479万元,其中下达我市总投资42569万元,是我市多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农业项目。2015年,中央财政下达甘州区、民乐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3757万元。中央财政下达我市全国制种大县奖励资金计划,明确三年内奖励10500万元,其中,临泽县被确定为超大规模制种大县,三年奖励4500万元,甘州区、高台县为其他制种大县,三年各奖励3000万元。

(八)地方政府支农政策力度逐年加大。市、县区农业部门积极推动地方政府整合项目资金,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扶持壮大设施农业、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市、县区两级每年专项用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奖励补助资金呈逐年增长态势,由2011年的不到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亿元以上。山丹县整合资金,对流转土地种植马铃薯、修建双孢菇大棚给予补助;民乐县对马铃薯种薯给予良种补贴;高台县对规模连片种植高原夏菜、“三品”认证,以及冷藏库、气调库建设予以补助。

(九)现代农业示范区健康发展。全市建成甘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民乐六坝、山丹清泉2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临泽、高台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山丹县果蔬生态示范园、临泽县平川农业科技产业园、民乐县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高台县南华镇现代农业肉牛肉羊养殖示范园等4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省级园区为支撑、市县园区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发展新格局。甘州区累积完成投资17.39亿元,相继开展了400多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项目。临泽县按照“一区、二园、三带、四业”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工程行动计划。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区于2015年9月被认定为全省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占地总面积1.8万亩,规划总投资63800万元。山丹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以红提葡萄、双孢菇为主的设施大棚4400多亩,现代农业发展初具规模。民乐县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照“七个功能区”的布局统筹推进,总投资达19493万元。

二、“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偏低。农田林网分散、土地平整度差、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农田水利设施相对老化,普遍存在标准低、失修严重、效益衰减等问题,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卖难问题时有发生。

2.农技推广服务较为薄弱。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仍不够完善,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少、服务辐射半径小、推广积极性不高、推广服务滞后,难以建立起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成为制约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单一;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还不够紧密;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

4.农业资金投入相对缺乏。农业重大项目少,专项资金投入少,对产业发展、设施建设、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等扶持不够,阻滞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城镇化水平低,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能力弱;工业不发达,反哺农业的机制未形成。农村金融发育迟缓,企业和农户融资渠道窄,融资困难。

(二)面临的挑战

1.生态环境恶化和耕地资源的制约将进一步趋紧。农业面源污染短期内难以减少,农业生态环境也将难以改善,对于建设农产品安全大市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增、地减、水减”趋势仍将继续,资源条件对农业发展的约束越发突出。

2.农村空心化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进入“十三五”,城镇化将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或就近务工,将会有更多70后、80后、90后的农民市民化,农业成为农民的副业,懂技术、会管理、有头脑的新型职业农民缺乏。

3.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时期的阶段,农产品价格也进入了偏低周期的阶段。在持续多年的农产品增产的情况下,实现较高产量条件下继续增产的难度加大,市场价格的不可预见性,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因素,也影响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4.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分散性较大,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农民滥用投入品的现象较普遍,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随着出口农产品质量把关更加严格,外来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农产品将面临着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更高。

(三)有利条件

1.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为“十三五”农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中央财政下达我市全国制种大县奖励资金计划105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制种监管、新品种科技试验示范、仪器设备购置等。总投资4.26亿元的张掖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获批建设,将实施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林等工程,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玉米制种基地22万亩,有效提升我市玉米种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和种子质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获批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正在积极推进,农业发展的方式正在加速转变。

2.农业科技推广将为“十三五”农业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国家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将进一步改革完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为农业技术推广注入新的活力。我省大力实施的“1236”扶贫攻坚行动、“十百千万”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农业技术创新和机制体制改革,将为新一轮科技推广应用奠定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3.工商资本的进入将为“十三五”农业升级注入强劲的动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后,将带来资金、信息、管理、理念等全面流入农业,打造现代农业的升级版,实现工商业、服务业与农业的全面对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4.“一带一路”的建设将为“十三五”农业转型形成有力的助推。“十三五”时期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的关键阶段,张掖农业的转型发展需要有国家、省级发展战略的推动。张掖市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重要节点,受益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将加速推进张掖农业向西开放步伐,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进程。

5.新型经营主体的壮大将为“十三五”农业腾飞增添发展的后劲。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重点的新型经营主体,将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有利于解决技术推广落后、规模经营不大、劳力资源不足、市场对接不畅、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加速“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