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地区出现了强降雪伴大风天气。目前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吉林延边、黑龙江齐齐哈尔和大兴安岭等地还有300多万亩站秆晾晒的玉米,辽宁东部40多万亩中稻尚未收获,据了解,设施蔬菜正在定植移栽关键时期,未收割完的农作物面对可能出现的“雪压粮”,专家表示东北地区11月份降雪属正常情况,从各地反映和专家实地调查情况看,此次降雪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总体较小。
专家解释,玉米是高秆作物,基本不会被雪压,而东北地区温室大棚抗压抗冻性能都较强,一般不会造成垮塌损毁,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秋收的收尾工作。
降雪后抢收农作物需要注意什么?
1、谨慎选择时间:
抢收农作物的时机非常关键。如果雪水未完全融化或土壤过于湿润,可能会对庄稼产生不利影响。等待土地适宜的时候再进行抢收,以避免土地损伤和农作物受损。
2、保护土壤结构:
在雪水融化后,土壤可能变得湿润,容易受到损害。为防止土壤结构破坏,尽量减少机械化操作。可以选择使用轻型机械或手工收获,以降低对土壤的冲击。
3、注意农作物状态:
不同农作物在降雪后的抢收时需要不同的处理。例如,积雪可能会导致玉米或小麦植株倒伏,需要谨慎处理以减少颗粒损失。对于根茎作物如胡萝卜、马铃薯等,要小心地将积雪抖落,以免损伤作物。
4、保持农产品质量:
尽量避免在雪水或湿润的情况下进行收获,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农产品受水分污染或发霉。选择晴朗和干燥的天气进行收获,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
5、清理农田:
在抢收后,要彻底清理农田,包括积雪、残留作物和杂草等。这有助于减少农田病虫害的滋生,并为下一季的种植做好准备。
6、存储农产品:
一旦完成抢收,要确保农产品得到适当的储存。对于一些蔬菜和水果,可以选择低温贮藏或冷冻以延长保质期。同时,定期检查储存的农产品,以确保它们没有发霉或腐烂。
7、预防寒害:
降雪后的抢收通常意味着天气变冷,因此要注意预防农产品受寒害。在可能出现霜冻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保护作物,如覆盖、加热或喷洒抗寒剂。
结语:总之,降雪后抢收农作物需要慎重考虑时机和方法,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对不同类型的农作物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土壤结构,预防寒害,遵守食品安全规定,都是保障成功抢收的关键因素。最重要的是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农田状态做出明智的决策,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