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土地政策

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2012-2020年)

2016年03月09日 11:43来源:九江市国土资源局点击量:0

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2012-2020年)

 

第一章 总 则

 

一、规划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围绕把九江市沿江区域建设成开放的主阵地、项目的密集区、工业的增长极。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为根本出发点,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统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之间的矛盾,完善九江市沿江用地布局,促进沿江区域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乃至长江中下游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引擎。同时也为有效地指导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涉及的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原则

 

1、统筹沿江区域土地开发与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按照沿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方向和进程,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统筹协调产业发展、城镇布局、耕地保护等各类用地需求关系,协调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布局,促进新增建设用地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相协调。

2、坚持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守耕地红线不动摇

从稳定区域粮食供给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进一步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按照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转变用地方式,切实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全面拓展生态空间

按照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快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农用地的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合理配置建设用地,并与各类生态用地穿插布局,构建人地和谐的城乡宜居空间,全面拓展生态空间。

5、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按照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的要求,强化土地规划制度建设,有效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

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10、《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11、《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09-2015年)》;

13、《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2008-2020年)》;

15、《九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四、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2011年

规划期:2012-2020年

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二)规划范围

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规划范围涉及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和瑞昌市,总面积514061.37公顷,占九江市土地总面积的27.35%。

 

第二章  规划背景

 

一、土地利用现状

 

2011年,九江市沿江地区土地总面积为514061.37公顷,其中农用地391754.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下同)的76.21%;建设用地51733.07公顷,占10.06%;其他用地为70573.55公顷,占13.73%;

农用地中,耕地114521.83公顷,园地4046.18公顷、林地244971.11公顷,牧草地0.61公顷,其他农用地28215.02公顷。

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14928.88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22055.73公顷,采矿用地2678.60公顷,交通用地4153.76公顷,水利设施用地6591.18公顷,其他建设用地1324.92公顷。

其他土地中,水域60059.53公顷,自然保留地10514.02公顷。

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土地利用率为86.27%。单位面积土地GDP为14.41万元/公顷,单位建设用地平均二三产值为139.17万元/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77.63平方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17.29平方米。

二、沿江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土地利用特点

1、从土地区位上看,全区152公里长江岸线资源为沿江地区推进园区、项目、产业、港口、物流、城市统筹发展提供了独特资源优势;

2、从地形地貌来看,中部为沿江冲积洲和滨湖平原;东西部为丘陵山区为主;

3、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全区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形成了以林地、耕地为主,建设用地比重较小,水域等其他土地面积有一定规模;

4、从土地利用布局来看,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布相对集中,为因地制宜地制定工农业发展规划创造了条件;

5、从土地利用程度来看,地均经济效益产出高于九江市其他地区地均经济效益产出。

(二)土地在利用中存在问题

1、未来建设用地需求量大,耕地面积逐年递减,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压力增加;

2、城镇及园区的规模普遍较小,集聚和辐射作用有限,城镇及产业体系分工有待协调优化;

3、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相对较为粗放,且居民点分布点多面广,不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4、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加强,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的互通互联能力有待整合提高,水利基础设施难以城镇及产业扩展要求。

 

三、土地利用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统筹协调沿江土地供需矛盾

围绕促进省、市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沿江产业集聚和产业发展层次上新台阶。在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和转型升级背景下,各板块和各行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格局和用地需求的调控能力,不断调整和优化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升有限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有效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按照“适度扩增量、重点放流量、集中挖存量”原则,结合沿江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统筹安排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和计划指标,积极落实城乡地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和低丘缓坡综合开发等创新措施,扩大用地空间流量,有效保障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用地需求,逐步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有限土地资源的消耗。

(三)不断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积极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全面转变。发挥规划的管控和引导作用,使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不断下降。依托城乡增减挂钩和土地整治平台,集中连片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引导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耕地向规模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章  总体战略与规划目标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实施、国家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九江市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机遇,以决战沿江工业为突破口,促进沿江开发大提速、相向发展大推进、江路联动大发展、工业项目大建设,努力把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建设成为引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跨越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先行区,为促进江西省进位赶超和我国中部地区崛起做出更大贡献。

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5年,沿江开放开发区GDP达到1600.00亿元,年均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0.00亿元,年均增长18.0%;工业增加值800.00亿元,占全区GDP比重上升至50%;主营业务收入6000.00亿元,占九江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5%以上。

到2020年,沿江开放开发区GDP达到3100.00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00.00亿元,年均增长15.0%;工业增加值160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500.00亿元。

 

(二)社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区总人口246.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6.13万人,农村人口100.02万人,城镇化水平59.37%。

到2020年,全区总人口310.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2.78万人,农村人口97.22万人,城镇化水平68.64%。

(三)生态发展目标

按照建设生态江西的总要求,树立绿色GDP理念,将九江市建设成为经济更为繁荣发达、社会更为文明进步、生态环境更为优良、文化氛围更为浓郁的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

到2015年,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水质达到地面水质Ⅱ-Ⅲ类标准;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资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提高,力争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废弃物产生量减少,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到2020年,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6%;工业废水排放率达9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力争达到90%。

三、土地利用战略

围绕促进国家,江西省省委、省政府对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发展战略实施,积极创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思路。统筹沿江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空间布局关系,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重点保障近期项目、重点项目和急需项目土地需求,加强规划控制和经济机制对一般项目用地需求和布局的引导。

以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和低丘缓坡综合开发为平台,扩大用地空间流量,有效增加土地供给,切实提升有限土地资源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保障能力,不断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布局的优化,全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形成,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开发与利用。

四、土地利用目标

(一)总量目标

1、耕地与基本农田

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3850.08公顷;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8174.12公顷。

2、建设用地规模

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6024.73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2643.19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21449.61公顷以内。

(二)增量目标

1、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2012-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691.12公顷以内,其中占用农用地规划控制在3124.16公顷以内,占用耕地控制在2182.51公顷以内。

2、土地整治目标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分布和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通过城乡增减挂钩安排城镇建新区5373公顷,安排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规模6990.10公顷。

(三)效率指标

1、地均GDP

由2011年14.41万元/公顷提高到2020年的60.30万元/公顷。

2、深水岸线工业项目投资强度

规划期间,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深水岸线工业项目的投资强度不得低于4500万元/公顷。

3、人均新增城镇工矿用地

规划期内,人均新增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15平方米以内。

4、人均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

规划期内,人均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

 

第四章  土地利用布局

 

一、城乡用地布局

(一)完善沿江城镇体系

立足于参与长江沿岸经济带及京九沿线经济带分工与协作,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城镇体系架构,提高工业化水平,发展第三产业,将城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相对发达、生活舒适的新兴经济增长点,形成中心城——卫星城——中心镇——一般乡镇的沿江城镇体系,打造沿江城镇功能带。

1、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以“围绕八里湖、建设新九江”为指导思想,做大九江中心城市,大力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辐射能力和集聚范围。大力发展信息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为主的第三产业,工业逐步疏散到工业园区。

中心城、核心服务区:进一步优化老城区人口和空间结构,重点发展成为商贸、旅游、物流及居住中心,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

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开发区为基础,以“一区多园”的形式,合理调整开发区功能,九江县沙河街镇以组团的形式纳入到九江市区范围内,其中的九江综合工业园作为九江的重要工业基地。充实、完善、加强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生活配套。

2、加快卫星城及县域中心镇建设

沿江小城镇发展规划城镇建设以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为纽带,以乡集镇为基础,强化县城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的联系密切、布局合理的三级城镇体系,各城镇应根据各自产业布局的特点和优势,加快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完善城镇功能。

(1)卫星城布局

卫星城是各县(区)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中心,联系中心城市与其它乡镇的纽带,具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沿江卫星城包括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九江县县城为沿江开放开发区的卫星城。

(2)综合型小城镇布局

综合型小城镇功能定位: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起中心镇作用。沿江瑞昌市南义镇、流庄镇、九江县港口街镇、永安乡、城子镇、湖口县双钟镇、马影镇、凰村乡、彭泽县芙蓉墩镇、杨梓镇拟发展成为综合型小城镇。

(3)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布局

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功能定位:为乡镇工业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的小城镇。庐山区姑塘镇、海会镇、瑞昌市码头镇、白杨镇、武蛟乡、九江县沙河街镇、新合镇、湖口县流泗镇、武山镇、彭泽县龙城镇、马垱镇拟发展成为工业主导型小城镇。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紧扣“九江要争得应有地位”和“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资源整合、空间优化、加快升级、结构调整为主线,全力推动彭湖、赤码、城西、城东四大产业板块建设,加快形成临港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聚、地域分工明确、业态形态生态相统一的现代产业新格局。

1、彭湖板块

彭湖板块西至盐坡山、南至铜九铁路、北沿长江、东至阳家圩,板块土地总面积约116.81平方公里,包括湖口县流泗镇、马影镇、双钟镇、凰村乡和彭泽县定山镇、芙蓉墩镇的部分土地,发展目标为全省最大的临港重型工业基地和新兴港口物流基地。空间用地格局按东、西方向分为东部临港制造产业片区和西部临港基础产业片区,东部临港制造产业片区包括临港装备产业、重化工“飞地”、临港制造工业三个组团,西部临港基础产业片区包括临港基础工业、轻工物流二个组团。

2、赤码板块

赤码板块西至阳新与瑞昌边界、北沿长江、西南沿303省道、东南沿304省道与城西板块接壤,板块土地总面积约为130.29平方公里,包括瑞昌市码头镇、武蛟乡、黄金乡、桂林街道办和九江县港口街镇、永安乡、城子镇的部分土地,发展目标为全省最大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赣北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空间用地格局按东、西方向分为东部轻工贸易片区和西部低碳制造片区,东部轻工贸易片区包括轻工制造组团和市场贸易组团,西部低碳制造片区包括装备制造组团、新材料产业组团和滨湖旅游组团。

3、城西板块

城西板块西与赤码板块接壤、北沿长江、西南沿304省道、东南至沙城镇,板块土地总面积约104.10平方公里,包括庐山区莲花镇、七里湖街道、赛阳镇、十里街道,九江县永安乡、狮子镇、沙河街镇港口街镇和浔阳区甘棠街道的部分土地,发展目标为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基地、产业转型与创新示范区、全省航运枢纽。空间用地格局按南北方向依次为低碳制造产业片区、高端制造与服务片区和城西临港产业片区,低碳制造产业片区包括出口加工组团和沙城工业组团,高端制造与服务片区包括高端服务组团和汽车产业组团,城西临港产业片区包括装备制造产业组团、港口物流及临港产业组团、金融商务及配套组团。

4、城东板块

城东板块分为沿江片区和沿湖片区,沿江片区西至长虹北路、北沿长江、南沿九景高速公路和铜九铁路、东至鄱阳湖口;沿湖片区东至湖边、西南至020乡道、北至水库;板块土地总面积约54.19平方公里,包括庐山区姑塘镇、五里街道、七里湖街道、新港镇和浔阳区金鸡坡街道、甘棠街道的部分土地,发展目标为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全省最大的大宗粮油加工基地、赣北地区的文化创意和物流商贸中心。空间用地格局按南北方向依次为沿湖配套副片区、临港制造及服务主片区,沿湖配套副片区包括北部综合配套组团和南部综合配套组团,临港制造及服务主片区包括现代服务组团、石化组团、大宗粮油组团、纤维材料组团和精细化工组团。

二、耕地布局

贯彻落实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实施战略,加大对集中连片耕地的保护力度,合理引导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服务能力。

规划期内,根据省、市沿江开发战略实施要求,对重点地区和部分乡镇耕地保有量进行合理调整。核减庐山区新港镇、莲花镇、姑塘镇等乡镇和九江县的狮子镇、沙河街镇、城子镇和港口街镇,瑞昌市的码头镇、武蛟乡、桂林街道办和白杨镇,湖口县的马影镇、流泗镇和双钟镇,彭泽县定山镇、龙城镇和芙蓉墩镇的耕地保有量,为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的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预留空间。

适量增加湖口县环鄱阳湖区域的太垄乡、张青乡、傅垄乡、文桥乡、江桥乡、城山镇、舜德乡、流芳乡和武山镇及彭泽县沿池九铁路带的壤溪镇、黄花镇、黄岭乡和太平关乡的耕地保有量。

调整后,沿江地区耕地呈“一环、两区、四带”空间分布格局,“一环”即环鄱阳湖区域耕地集中分布区,“两区”即湖口县江州耕地集中保护区和彭泽县棉船耕地集中分布区,“四线”即铜九铁路沿线、京九铁路线、303省道沿线和304省道沿线耕地集中分布带。

三、生态用地布局

围绕打造“宜居住、宜创业”的生态园林城市,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求,科学推生态环境建设,构建“两带四纵四带”生态网络体系。

(一)构筑二大横向生态廊道

以长江干流和沿江绿地构建的长江干流生态廊道;以铜九以及武九铁路二侧绿化带构建的铜九-武九铁路生态廊道。减缓了工业生产、城市发展、交通沿线对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生态湿地保护的不良影响。

(二)打造四条纵向生态廊道

以九江县、瑞昌市交界处的长河及沿河耕地、林地图斑构建的长河水生廊道;以彭泽县境内的东升河及沿河林地、耕地图斑为依托,构建的东升河生态廊道。以京九铁路沿线和九景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带构建的京九铁路绿色通道和九景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减缓交通设施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并承担对外形象展示窗口。

(三)保护四大生态源区

以位于彭泽县境内的桃红岭自然保护区构建的桃红岭-浩山生态源区,维系山体自然格局,保护并改善生物的多样性。

以位于彭泽县西南部天红乡的龙宫洞风景区构建的龙宫洞生态源区,打造集山、水、洞、佛连为一体的著名旅游、观光、度假、疗养、避暑胜地。

以庐山及其余脉和鄱阳湖、芳兰湖、白水湖构筑庐山-鄱阳湖生态源地,构筑成“山、水、脉”的绿地格局,使城区外围生态绿地与城内城市绿地相融相连,形成城市内外贯穿的绿地系统有机整体。

以沿江西部的八里湖、七里湖、赛湖、长港湖、大城门湖、赤湖等湖泊群体构成的西部湖群生态源区,维系湖泊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保留水系、蓄水、泄洪等通道,保护湿地系统,尽量恢复原有的水生生态系统。

四、土地利用分区

在土地现状特点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环境敏感度分区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城乡用地布局,按照土地利用结构相似性、土地主导用途或功能一致性的原则,将全区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集中区、一般农业发展区、城镇发展区和独立工矿区等五大功能区,并针对各功能区提出管制要求。

(一)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1、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是指依法认定的各种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其他具有重要自然与文化价值的区域。

2、区内土地面积2097.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1%,主要包括庐山自然保护区、瑞昌市青山自然保护区、瑞昌市赤湖候鸟自然保护区等。

3、区内属于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应符合《自然保护区条例》;具有风景旅游功能的土地利用应符合《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应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禁止开山炸石、取土制砖、修墓、乱砍滥伐、倾倒废弃物、污水等破坏景观资源的行为。

4、严格控制该区内的建设活动,除与特定需要相关的建筑外,禁止其它各类建设;修缮利用古遗址、历史纪念地等人文资源作为旅游项目时,不得改变其特有的历史风貌。

5、严格控制渔猎活动,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6、区内影响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的其它用地,应按要求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

(二)基本农田集中区

1、基本农田集中区指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度较高、优质基本农田所占比例较大,需要重点保护和整治的区域。

2、区内土地面积1043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09%,其中基本农田面积63265公顷,主要分布在瑞昌303、304省道沿线,鄱阳湖东、西两侧,昌九高速公路沿线,铜九铁路沿线。

3、鼓励对区内土地进行整理,加强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和农田林网的建设,提高配套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区内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

4、提倡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通过实行合理的耕作制度,改造中低产田,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持和培肥基本农田地力;基本农田整备区内要加大土地整治的资金投入,引导建设用地等其他土地逐步退出,将零星分散的基本农田集中布局,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粮棉油生产基地;区域内的耕地可以调整补充为基本农田。

5、贯彻合理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原则,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6、因国家重点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区内基本农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并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经批准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面积已列入项目清单且不突破多划定的基本农田预留规模的,视为符合规划,按一般耕地报批,按基本农田补偿。

7、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禁止闲置、荒芜基本农田。经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满1年不使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者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江西省相关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2年未使用的,经国务院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恢复耕种并重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8、不得破坏、污染区内的基本农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化隔离带和防护林建设;不得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临时工程占地等各种土地利用活动不得对基本农田耕作层造成永久性破坏。

(三)一般农业发展区

1、一般农业发展区指以发展种植业、林业、渔牧业为主的区域。

2、区内土地面积265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16%。

3、严格控制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用途的转变,不得占用耕地用于非农建设。交通、能源、水利设施等建设确需占用的,应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充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

4、禁止占用区内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或者擅自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

5、培育高产稳产精品果园,全面提高精品果园总产值,严禁各类建设占用名、特、优、新种植果园用地。

6、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林地,充分发挥森林整体功能,在追求特色高效的基础上,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7、鼓励对该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重点整治空心村和闲置房屋,增加区内的耕地面积,强化对农用地的保护和综合利用。

8、提倡和鼓励区域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保持和培肥地力,鼓励单位和个人对该区域内的农田进行整理,增加有效耕种面积,提高耕地产出水平。

(四)城镇发展区

1、城镇发展区是指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在土地利用上以城镇功能为主的区域。

2、区内土地面积441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9%。

3、贯彻合理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空闲地、荒地,提高建筑容积率。

4、城乡结合部等有条件区域,应结合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大力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并以此加快农民进城步伐,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

5、划定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明确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允许建设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其空间布局形态可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有条件建设区的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在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已经用完、且所有约束性指标没有被突破的前提下,经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部门审查批准,允许区内土地用于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新增建设用地,其占用的耕地必须通过增减挂补充。

6、区内的水田,不得改作商品性菜地和精养鱼塘基地;区内的废弃、撂荒土地,能耕种的必须及时恢复耕种,不得改作果园。

7、各类建设必须服从城镇总体规划,公共、公益设施用地不能改作经营性用地;林地、菜地、绿地等生态用地不能改作非生态用地;着力抓好房前屋后、街道绿化建设,提倡利用本区内现有荒地、林地改造公园形式,加快城市美化速度。

(五)独立工矿区

1、独立工矿区指大中型矿山和集中发展以能源重化工产业为主的区域。

2、区内土地面积13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6%。

3、工矿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本区内的闲置土地。对区内的闲置土地应当按照规定收取土地闲置费,或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鼓励单位和个人主动开发、利用因企业生产造成破坏或闲置的土地;工矿用地区内因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必须责令其复垦;宜农土地必须首先复垦为耕地。

4、依据规划和年度计划,工业项目用地严格按照《限制用地项目目录》、《禁止用地项目目录》供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行业用地标准定额的规定,不断提高投资强度;鼓励乡(镇)村企业依据规划向工矿用地区集中。

5、严禁工矿建设擅自占用本区内的农田。改变本区农田用途的,必须办理土地用途转用许可手续。

6、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用地区不改变面积的前提下,经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其空间布局可适当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在工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已经用完、且所有约束性指标没有突的前提下,经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有条件建设区内土地可安排用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新增建设用地。

五、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围绕引导建设用地合理布局、促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目标,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落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明确允许建设区;同时,为适应城乡建设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在加强与城镇体系规划和新农村规划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明确有条件建设区;为更好的保护市域内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景观地域,划定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明确禁止建设区。

(一)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是指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直接依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和建设行为的空间区域,面积54985.96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0.70%。

本区的空间管制措施主要为: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

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是指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在特定情形下依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和建设行为的空间区域,主要用于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调整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面积11231.95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18%。

本区的空间管制措施主要为:

1、区内土地符合使用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2、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3、在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已经用完、且所有约束性指标没有被突破的前提下,经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部门审查批准,允许区内土地用于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新增建设用地,其占用的耕地必须通过增减挂补充。

(三)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是指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以外的空间区域,面积445745.60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6.71%。

本区的空间管制措施主要为: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2、区内限制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对于列入了项目清单的不确定性项目,未来布局需局部调整的视为符合规划。

3、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林地等农业用地,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地,但不得扩大面积。

(四)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是指以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为主导用途、严格禁止开展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的空间区域,面积2097.86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41%。

本区的空间管制措施主要为:

1、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原则上不安排建设用地项目,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

2、省级以上能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应尽量避让禁止建设区,确实无法避让的,应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同时必须依法定程序上报省政府或国务院审批。

3、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

 

第五章  土地利用时序及重点开发板块调控

 

一、规划近期项目安排

1、城镇工矿用地安排

根据“保重点、保急需、保近期”的土地利用战略,着力完善中心城区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统筹规划和适度超前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积极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县城集聚,以县城为重点,加强工业园区、生活居住区、城乡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县城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统筹沿江区域中心集镇规划布局,加强沿江的码头镇、城子镇、港口街镇、新港镇、姑塘镇、流泗镇、定山镇、马垱镇等市级沿江示范镇建设,优先安排中心集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考虑中心集镇与沿江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

积极保障石油化工、钢铁和有色冶金、高端装备制造、电力能源、化纤纺织、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其中,城西板块重点保障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港口物流等产业;城东板块重点保障石油化工、化纤纺织等产业;彭湖板块重点保障电力、钢铁、有色冶金、化工等产业;赤码板块重点保障建材、造船、轻工、装备制造等产业。

2、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建设项目

建设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提高九江市交通便捷度和运输能力,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近期,重点保障九江至池州城际铁路、瑞昌港区铁路专用线、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城东港区铁路专用线、湖口港区铁路专用线、九江绕城高速、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九江段拓宽工程、红光、银砂湾至定山高速出口、彭湖湾公用码头、沿江工业大道、沿江一级公路、九江港彭泽港区等项目建设。

(2)水利建设项目

为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提高水利设施用地对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保障能力,规划近期,安排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丁家嘴血防工程、东升堤治理项目、虞家河、长垅河、白沙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彭泽段长江堤加固工程、工业园区防洪加固工程、赛城湖堤加高加固工程、五一堤加高加固工程、赛湖堤加高加固工程、金砂湾除险加固工程和银砂湾堤除险加固工程等工程建设。

(3)重点市政基础设施

重点实施市政道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医疗废物处理站等环境保护建设工程,保障各县(市、区)500KV、220KV和110KV输变电工程用地需求。

3、民生、文体教育及旅游项目

保障学校、医院、敬老院、保障性住房、自来水厂等民生项目的实施,推动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龙宫洞风景区、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项目、澎浪矶景区等风景旅游项目的发展。

二、板块土地利用调控

科学规划板块用地布局,明确职能定位,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模有序、分工合理、布局科学、协调发展”的产业分工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一)彭湖板块

以湖口银砂湾钢铁基地和彭泽定山整体开发为契机,将彭湖板块打造成全省最大的临港重型工业基地和新兴港口物流基地, 重点发展冶金材料、精细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用地,培育和配套港口物流、轻工纺织和商贸服务产业。

规划到2020年,彭湖板块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393.4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42.90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824.42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5115.89公顷以内,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526.16公顷,安排城乡增减挂钩建新区1150.60公顷,安排低丘缓坡开发规模829.51公顷,划定有条件建设区721.11公顷。

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布局在湖口县的流泗镇和马影镇,彭泽县的定山镇和芙蓉墩镇。

(二)赤码板块

依托亚东水泥五、六期扩建项目实施为契机,把全省最大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赣北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重点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轻工纺织三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并培育和配套绿色食品、商贸物流、生态旅游业。

到2020年,赤码板块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727.66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757.12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069.77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3965.65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670.28公顷以内,安排城乡增减挂钩建新区889.32公顷,安排低丘缓坡开发规模913.30公顷,划定有条件建设区1523.69公顷。

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布局在瑞昌市码头镇、九江县的港口街镇和永安乡。

(三)城西板块

以旭阳雷迪三期的建成投产和光伏产业链项目落户为契机,把城西板块打造为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基地、产业转型与创新示范区、全省航运枢纽,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电器、航运服务业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培育和配套新材料、节能环保、金融商务、商贸服务业。

到2020年,城西板块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313.52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6.71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6875.64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5604.12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1099.44公顷以内,安排城乡增减挂钩建新区694.20公顷,安排低丘缓坡开发规模34.47公顷,划定有条件建设区2605.94公顷。

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布局在九江县的永安乡和沙河街镇。

(四)城东板块

以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项目达产达标为契机,把城东板块打造为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全省最大的大宗粮油加工基地、赣北地区的文化创意和物流商贸中心。重点发展石化及精细化工、纤维新材料、大宗粮油加工三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培育和配套商贸物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业。

到2020年,城东板块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36.56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24.57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696.34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3185.21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869.13公顷以内,安排城乡增减挂钩建新区127.57公顷,划定有条件建设区340.67公顷。

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布局在庐山区的姑塘镇、新港镇。

 

第六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安排

 

一、新增城乡用地布局安排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控作用,加强对城乡用地布局优化的引导,突出保障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板块的建设需求,把沿江区域建成开放的主阵地、项目的密集区、工业的增长极。统筹城乡用地安排,科学协调城镇与产业用地建设安排,引导人口及产业的集聚发展。大力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废弃工矿复垦调整利用和低丘缓坡综合开发,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效增加土地供给能力,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布局的不断优化。

(一)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的增长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大力推进沿江开放开发”的战略部署,加速沿江开放开发区的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实现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模与发展层次的新跨越。规划期内全区安排新增城镇工矿用地3253.98公顷,优先安排中心城区和沿江产业板块建设用地,保障卫星城、小城镇集聚发展所需用地,统筹考虑中心集镇与沿江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活配套建设需求,引导沿江地区工业用地向园区集聚发展。

(二)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居民点集中发展

坚持集中集聚的发展方式,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和产业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推进农村居民点的迁并和整理,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规划期内沿江地区安排农村居民点新增建设用地157.69公顷,重点用于中心集镇、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三)探索实施城乡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

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要求,优先选择辖区内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加大对工矿废弃地、废弃基础设施用地的复垦及调整利用。统筹确定城镇建设地块增加和拆旧整理复垦地块减少的规模和范围,合理安排城镇村用地比例,确保挂钩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规划期内,沿江各县(区)安排拆旧规模5672公顷,主要集中在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庐山区;安排建新区规模5373公顷,主要集中在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庐山区。

(四)适度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统筹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要求,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逐步提高低丘缓坡土地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国土资源的均衡开发利用,缓解土地紧张供需矛盾。规划期内,按照沿江各县(区)低丘缓坡开发规模6990.10公顷,主要分布在庐山区、彭泽县和九江县,其次分布在瑞昌市和彭泽县。

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围绕集约高效有序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目标,统筹推进港口码头建设、铁路和公路建设,规划期内,安排新增交通用地795.53公顷,构建高效便捷的沿江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铁路。重点建设九景衢铁路九江段、九江至岳阳铁路九江段、京九客运专线九江段、池九城际铁路九江段、武九客运专线九江段、武九铁路扩能提速工程、合九城际九江段铁路建设项目、昌吉赣城际铁路,加快瑞昌港区铁路专用线、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城东港区铁路专用线、湖口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完善铁路快速运输网络体系,提升铁路通道吞吐能力。

2、公路。优先建设沿江通道网络,规划建设沿江一级公路、赤码工业大道、沿江工业大道、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九江段拓宽工程、九江绕城高速、武穴长江大桥至杭瑞高速、都昌至九江县高速公路、瑞昌至巾口高速、巾口高速,加快建设赤码线、彭湖线。推动红光、银砂湾至定山高速出口、九江长江公路二桥及连接线和矶山至彭泽高速出口道路建设,加速长江大桥三桥建设,城乡公路网升级改造工程,及各版块内部交通网络的完善,提升货物集散能力。

3、港口码头。积极打造一港五区的总体格局,重点建设九江港瑞昌港区、城西港区、城东港区、湖口港区、彭泽港区和鄱阳湖港区,加快赣江二级航道整治工程。

(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为提高水利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规划期内安排沿江地区125.13公顷的新增建设用地,重点保障赛城湖堤、棉科所堤、五一堤和赛湖堤加高加固工程、金砂湾、银砂湾堤除险加固工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三)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调节能源供给结构,加快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川气东送工程、九江CNG母站、华电九江燃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江西LNG天然气储配中心项目建设。规划期内安排10.16公顷的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此类项目的顺利实施。

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规划期内安排104.00公顷的新增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国华九江2×1000MW煤电、彭泽生物质30MW发电、彭泽县帽子山核电站建设,彭泽新建5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湖口县新建7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改善电网传输结构,推进国华-石钟山-景德镇洪源50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工程。

三、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程

(一)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减少耕地

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引导建设用地选址尽量少占或不占有耕地。各类建设用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并配套采用工程或生物措施针对性的提高开发耕地质量。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182.51公顷以内,沿江开放开发区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717.61公顷。

(二)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各类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规划期内不再安排退耕还林。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结构调整不破坏土地耕作层,允许在不破坏耕作层和地力的前提下,鼓励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

(三)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力度

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严格界定灾毁耕地标准,强化耕地灾毁情况监测,及时复垦灾毁耕地。

(四)提升耕地的集中连片程度

大力推行“土地向农业企业流转、种植向农业大户集中”的高效农业经营模式以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归并田坎、整理废弃农村居民点、复垦废弃工矿用地、配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全区103850.08公顷耕地的集中连片分布程度,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创造基础条件。

(五)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88174.12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科学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将大面积、集中连片、高质量等级的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土地整治新增优质耕地应补划为基本农田,各县(区)必须将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地块和农户,确保图、数、地一致,建立标志,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城市、村镇、园区建设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符合法定单独选址的国家和省级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无法避让基本农田的,必须在对选址方案、基本农田调整及补划方案等进行论证和听证后报国务院批准。

(六)划定基本农田集中区

结合土地功能分区,将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度相对较高、优质基本农田所占比例相对较大,需重点保护和建设的区域划为基本农田集中区。规划期间,全区划定8个基本农田集中区。

分别为位于九江县江洲基本农田集中区、九瑞公路沿线基本农田集中区、庐山南基本农田集中区、彭泽棉船基本农田集中区、鄱阳湖东基本农田集中区、鄱阳湖西基本农田集中区、瑞昌赤湖基本农田集中区、铜九铁路沿线基本农田集中区。基本农田集中区总面积104336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63265公顷,占区内土地面积的60.63%,占全区基本农田总量的71.34%。

(七)多划一定比例基本农田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项目建设的不确定性,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在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落实的前提下,根据耕地资源状况全区多划1399公顷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九江县、彭泽县和湖口县,其次是瑞昌市和庐山区。

规划实施期间,难以确定用地范围的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用地,不宜在城镇村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又难以定位的独立建设项目(如防灾救灾建设、社会公益项目建设、城镇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污染企业搬迁等),且列明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安排的建设项目清单内并预留建设项目用地规模,视为符合规划。

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一)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为江西省整体推进农村整治重大工程的子工程,工程实施期限为2012-2020年,范围共涉及瑞昌市桂林街办、高丰镇、横港镇、范镇、白杨镇、武蛟乡、夏畈镇;九江县港口街镇、新塘乡、新合镇、城门乡、狮子镇、眠山乡、马回岭镇、江洲镇;湖口县舜德乡、流芳乡、城山镇、文桥乡、江桥乡、傅垄乡、马影镇、张青乡、大垄乡、凰村乡、流泗镇;彭泽镇黄岭乡、太平关乡、黄花镇、县棉花原种场、马垱镇、棉船镇。

共划分为6个土地重点区域,分别为瑞昌中部土地整治重点区、瑞昌北部土地整治重点区、九江县北部土地整治重点区、湖口西部土地整治重点区、湖口沿鄱阳湖土地整治重点区、铜九铁路沿线土地整治重点区。

工程建设规模为32060公顷,主要以整理集中边片耕地和基本农田为主,耕地集中区内的未利用地开发和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为辅,安排耕地整理项目27个,重点实施瑞昌市范镇、高丰镇,九江县城门乡、岷山乡,湖口城山镇、江桥乡、舜德乡,彭泽县的黄岭乡、定山镇等土地整治项目。

项目建成后新增耕地3300.00公顷,灌溉面积达到22504公顷,改造中低产田9541公顷,新增播种面积660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48公顷,治理钉螺面积12319公顷;新增除涝面积15124公顷。

工程主要任务和措施:适当调整道路、沟渠、田坎的布局,进一步完善排灌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旧村整理、改造,使其城、乡建设得到协调发展;对各类废弃地要深埋制砖废渣,平整复垦土地,完善道路及水利配套设施;在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引导荒草地和滩涂的开发利用,增加耕地和园地面积。

 (二)土地开发重点工程

根据国家对未利用地、滩涂开发利用的有关规定,以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参考,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重点对环鄱阳湖地区的滩涂地、丘陵地区的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实现区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工程的实施期限为2012-2020年,范围主要涉及彭泽县的龙城镇、棉船镇、马垱乡、浩山乡、太平关乡、天红镇、杨梓镇和黄岭乡,湖口县的流泗镇、武山镇、城山镇、文桥乡、付垅乡、舜德乡,瑞昌市的范镇、肇陈镇、乐园乡、洪一乡、花园乡、洪下乡、横立山乡、黄金乡、南阳乡。

工程共划分为5个重点区域,瑞昌北部土地开发重点区、瑞昌西部土地开发重点区、九江县中部土地开发重点区、湖口中部土地开发重点区、彭泽南部土地开发重点区。

工程建设规模为2254公顷,包括184个土地开发项目,重点实施九江县马回岭镇、岷山乡,瑞昌市黄金乡、白杨镇、横港镇、南义镇和乐园乡,湖口县傅垄乡、大垄乡,彭泽县浪溪镇、芙蓉墩镇、天红镇和龙城镇等土地开发项目。工程完成后新增耕地达到1417.61公顷,新增耕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