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农业政策

六安市关于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六政办〔2016〕2号)

2016年04月20日 16:32来源: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点击量:0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六政办〔2016〕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试验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为积极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实施方案和省农委关于开展五大示范行动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实施方案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提质增效调结构、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突出“稳产能、优产业、转方式”的主攻方向, 优化粮经(饲)结构,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种植业产业布局,实现粮食安全、产业调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二、调整原则

1.稳定粮食产能。严守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应用绿色增产攻关模式,稳定粮食70亿斤产能。

2. 优化区域布局。茶谷区域重点发展茶、木本油料及休闲观光农业;淠河经济带及城市近郊区重点发展高效蔬菜及特色种植;江淮分水岭地区重点发展油料、果树、苗木、花卉等特色经济作物;高寒山区重点发展特色中药材、高山有机米和高山蔬菜,全市粮经(饲)比由现在的7:3调整到6:4。

3. 突出增效增收。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压缩常规品种,大力发展名、特、优、珍、稀、奇农作物种植,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种植收入。

4. 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实施节肥、节药、节水行动计划,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增产模式。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全覆盖。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全市种植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产业布局

1. 发展优质粮食,打造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区。粮食主产县区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培肥地力,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提高单产,稳定全市粮食70亿斤产能。以发展优质粮食为重点,加大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实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三个提高”。调减籼稻、扩大粳稻,大力发展弱筋小麦,推动青贮和鲜食玉米协调发展,到2020年实现良种覆盖率98%以上。大力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立足“消费导向”,以提高粮食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建设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粮食绿色原料生产基地,在粮食主产县区打造300万亩优质稻米生产核心区,扩大金寨等高山有机稻米生产规模,积极引导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三品认证,粮食优质率达到90%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左右。

2. 发展高效蔬菜,打造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以湾区和近郊乡镇为重点,结合蔬菜绿色增效模式攻关,以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品牌化和产业化为内容,根据市场需求,引导菜农调整优化蔬菜品种结构,打造一批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蔬菜产业单产、效益、质量安全和市场供应水平同步协调发展。全市每年新增设施蔬菜3.5万亩以上,力争每年创建3个左右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和5个左右省级蔬菜标准园。金安区裕安区等城市近郊在稳定发展保障性菜地的同时,调整生产设施结构,扩大设施栽培比重;舒城、霍邱、霍山、金寨等以供肥蔬菜基地合作共建为抓手,提升产业水平;金寨县、霍山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打造金寨茭白、霍山百合等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依托蔬菜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联盟,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创新种植模式,打造绿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辐射带动蔬菜种植户增效增收。力争到202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50万亩,其中沿淠湾区蔬菜60万亩,高山蔬菜30万亩。

3. 发展茶产业,打造茶谷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裕安、霍山、舒城、金寨、金安5个县区以实施《六安市茶产业振兴计划(2015—2019年)》为抓手,立足基地建设,扶持重点企业,着力打响六安瓜片品牌的同时,积极宣传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推进夏秋茶综合利用和新产品开发计划,加大六安蓝茶、霍山黄茶系列产品开发力度,支持桂花红茶等新产品开发,推进茶叶电子商务发展,创新茶营销,繁荣茶商贸,融入中蒙俄万里茶道,搭建茶业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展茶产业范围,将茶采摘、茶餐饮、茶文化、茶休闲、茶养生与景区旅游融为一体,促进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六安茶谷打造成全国最美的茶乡。力争到2020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60万亩。

4. 发展木本油料,打造大别山油料生产基地。在茶谷及江淮分水岭南部低山丘陵地区,以油茶、山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为重点,加快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种苗质量,杜绝非良种壮苗用于造林,加快油茶丰产林等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统筹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积极扶持油料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信息服务网络,拓宽营销渠道,培育主导优势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油料作物面积达到190万亩,其中木本油料140万亩。

5. 发展特色水果,打造绿色水果种植基地。江淮分水岭地区及各县区的荒山、荒坡、岗地,大力发展水果种植。重点打造五大特色水果绿色基地:一是以金安、裕安两区为核心的“金安脆桃”基地;二是以叶集平岗为核心的“晚秋黄梨”基地;三是以金寨县为核心的猕猴桃基地;四是以金安、裕安及各县城郊为核心的葡萄、草莓采摘基地;五是以奥林园艺为代表的水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基地。加大水果标准园创建,加快绿色食品(水果)原料基地认证,加强品牌培育宣传,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力争到2020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

6. 发展适种药材,打造特色中药材产业基地。扩大石斛、灵芝、百合、瓜蒌、天麻、茯苓、药用牡丹、桑黄等特色中药材的原种繁育和原产地栽培规模,建设大别山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努力发展GAP认证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加大设施化生产能力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进程,加快制定产地加工规范,促进中药材加工产业升级。逐步形成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中药材产业化体系,使现代中药材产业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力争到2020年,全市特色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

7. 发展蚕桑种养,打造大别山蚕桑综合利用基地。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金寨县开展蚕桑产业提升行动,打造大别山区蚕桑综合开发利用基地。一是稳定桑园面积,提升产品品质。支持大户栽桑和流转抛弃桑园,培育组建茧丝龙头企业,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养蚕大户的基地规模和蚕桑生产效益。二是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农民增收。在裕安区韩摆渡、独山、狮子岗等茶谷入口乡镇打造1000亩果桑旅游基地,结合桃园、蔬菜园、李园等发展“生态仙果”游;依托蚕桑示范园及大户,开展桑园养鸡、桑园种植秋葵等套养套种,提升桑园综合利用率;三是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开发高档丝织品、桑枝工艺品、桑黄及其提取物、桑椹饮品、桑枝食用菌、桑叶茶等,提升蚕桑产业附加值。力争到2020年,全市桑树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

8. 发展花卉苗木,打造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在茶谷及市县城郊区域利用休耕轮作和绿色长廊建设,加快发展优质花卉苗木、蔬菜水果等园艺作物种植,发展“一村一品”,推进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打造集休闲体验、生态养生、农业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养生度假园区,引导全社会对农业功能的重新认识。力争到2020年,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休闲农业面积达到90万亩。

9. 发展种养结合,推进循环农业发展。以“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积极推进饲用粮生产,推广玉米青贮,合理利用草山草坡、“四荒地”、退耕地种植苜蓿、黑麦草等优质牧草,扩大草食性动物饲料来源,促进畜牧业发展。积极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等绿色高效综合种养模式,实现绿色增长。在冬闲田扩大紫云英、豆科作物等种植,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根据资源承载力和农业废弃物消纳半径,积极发展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等生态循环农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饲料及其他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扶持。加强对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导力度,成立专门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本地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规划计划,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绿色增效和农民节本增收。市县切实加大财政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

2. 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3. 推进示范引领。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为平台,整合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大各级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努力打造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行区和样板区。总结提炼示范平台取得的成功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促进全市种植业转型升级。

4. 加快标准建设。发展稳定保障性基地,巩固扩大商品性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和普及农产品标准,探索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行农产品产地证书制度,完善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5. 注重品牌培育。强化农业品牌主体培育力度,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及“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争创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华老字号和中国驰名商标等。扩大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在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6. 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对相关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农业科研和推广资金投入,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和农业科技攻关,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农民科技素质。探索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提升种植业生产信息化水平,建立全市农机化作业远程调度监测系统,推进种植业生产过程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 

附件:六安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照表

2016年1月21日

转自:http://www.luan.gov.cn/openness/detail/content/56b01923e1b1d1ca260e4c37.html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