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聚焦三农

一村一品是什么意思?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有哪些?

2016年07月08日 16:49来源: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浙江衢州上余镇政府点击量:0

一村一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一村一品-摄图网

所谓“一村一品”运动,就是一个村子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设家乡,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动。“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与我国推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村一品”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最能体现当地优势,

二是最能占领消费市场,

三是能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

四是靠质量打响产品的知名度。

附一:浙江省安徽省一村一品具体村庄(2011年数据)

浙江省玉环县清港镇樟岙村(文旦)

浙江省温岭市滨海镇民益村(大棚葡萄)

浙江省天台县三州镇车门湾村(茶叶)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三围村(蔬菜)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双桥村(生态鳖)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半山村(鲜桃)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陈邑村(加州鲈鱼)

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绿剑村(茶叶)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浦口杨村(番茄)

浙江省仙居县步路镇西炉村(杨梅)

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安吉白茶)

浙江省嵊泗县枸杞镇(贻贝)

浙江省上虞市盖北镇(葡萄)

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马桥村(青虾)

安徽省宁国市南极乡梅村村(山核桃)

安徽省铜陵县顺安镇凤凰山村(凤丹皮)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霄坑绿茶)

安徽省休宁县海阳镇盐铺村(菊花)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新民村(葡萄)

安徽省巢湖市槐林镇兆河村(渔网生产销售)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大庄村(葡萄)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谷家村(蔬菜)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梅桥乡苗台村(大青豆)

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柳编)

安徽省岳西县主簿镇(高山茭白)

附二:一村一品优秀发展规划具体案例:

九江市2013-2015年“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江西省外专局“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九江市2013-2015年“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繁荣农村经济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基本任务,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围绕抓好“两线”(京九线、沿江线),突出“三区”(山区、湖区、景区),着力提高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产业化组织能力、农民增收能力,全面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市培育一批规模较大、装备水平先进、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较高的龙头企业,企业之间产业链条配套紧密,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农民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有较大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普及程度、农民参与积极性普遍提高,凝集力、带动力增强;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全面形成,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优质产品,走出一条体现区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具体目标如下:

(一)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山区重点发展以柑桔、九江水梨、蚕桑药材为主导的特色业,全市桑园面积达到10.4万亩,药材面积8.6万亩;湖区大力发展以出口蔬菜、水产为主导的种养产业,其中彭泽鲫主养面积6万亩,珍珠养殖面积6.5万亩,螃蟹、鳜鱼、青虾养殖面积达到7.2万亩;景区沿线全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山庄”等观光旅游农业,城郊重点发展蔬菜,全市蔬菜面积达到65万亩,仅大棚蔬菜将达1.2万亩;京九沿线重点发展优质果和花卉苗木,其中赣北早熟梨、大白桃、柑橘等热销水果的面积超过70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9万余亩,千亩以上的果木专业村达126个。

(二)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00家,通过继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直接带动农户超过农户总数的5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收入年增长10%。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九江生态优势,培育有九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到2015年,培育农产品中国名牌、驰名商标8个,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60个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500个以上。

(四)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以“一环四沿”休闲旅游农业带为重点,即环庐山风景区、沿昌九、沿西海、沿鄱阳湖、沿长江,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采摘园、主题休闲型农庄、特色景观型农业、乡村“农家乐”等品牌,抓好试点示范,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规范管理,完善保障措施,不断推进我市开放型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五)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招商主体,形成企业带动项目,项目推动企业,企业联结农户。扩大引进外资规模,开拓国际市场,抓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创汇农业,加快建立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出口基地,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质量标准认证,提高我市农产品竞争力。

三、工作重点

根据我市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重点产业,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加工水平,实施品牌经营,逐步形成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格局。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决战工业6000亿元的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一是招商引资。以项目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品牌、嫁接改造,推动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环境,选择优势项目,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浔发展。二是政策扶持。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作为择优扶强的重点扶持对象,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迅速培育一批在本地区乃至全省、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三是多元化发展。发挥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和股份制的各自优势,充分重视和发挥民营经济的主体作用;统筹发展农业加工、销售和服务业,既抓加工型龙头企业,又抓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建设。

(二)突出抓好生态产业。充分利用森林和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产业。重点培育毛竹、油茶、松香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走出一条“不砍树、能致富”的新路子。同时围绕“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森林生态旅游,积极推动农业、林业融入旅游,不断壮大旅游基础产业,拓展旅游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加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积极推行秸秆养畜和种草养畜。充分利用长江流域丰富的水域资源,建设现代渔业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湖泊、水库等大水面生态养殖,科学发展稻田和庭院水产养殖,合理开发低洼地水产养殖。

(四)加快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基础,重点在九江县、修水县、德安县、永修县、庐山区、都昌县、彭泽县、瑞昌市、共青城市等地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向农产品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农业加工企业集群;扶持农产品园区建设,引导龙头企业进行品牌整合,培育优势产业的生态品牌;完善联接机制,建设优势产业规模化基地;鼓励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带动并辐射县(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民合作社的带动能力。一是普及和完善订单农业,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履约率。大力倡导“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根据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农户”、“合作社+农户”、“经营大户+农户”等多种有效的联结形式。二是鼓励引导农户向龙头企业投资入股、参与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农企联营的高级形式,推进农企间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关系。三是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自我服务。通过“以奖代补”和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等方式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

(六)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立足九江生态优势,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以粮、棉、油、水产、畜禽、桑、茶、果蔬等主导产业为基础,分类别、分品种开发品牌系列产品,形成规模、特色和效益。加强品牌的培育,大力推广发展生态农业,鼓励龙头企业切实把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积极申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积极创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国字号”品牌。针对目前我市茶叶、水产、蚕丝制品等优势农产品品牌分散、无序竞争的现状,必须打破地域、部门、所有制界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品牌的有机整合,对同类产品要逐步实行品牌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宣传广告、统一设计包装、统一质量标准。政府按照优势产业、优势品牌导向实行重点扶持。加大名牌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名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围绕上述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六大产业:

1.油料产业:加强以优质油菜和油茶为主的油料基地建设,突出发展彭泽县、瑞昌市、都昌县、湖口县等地油菜基地,重点支持修水县、武宁县、九江县、永修县、瑞昌市、湖口县等地油茶基地建设。到2015年,油菜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80万亩,油茶种植基地达到75万亩(新建30万亩)。开发生产以菜籽、棉籽、油茶为主,花生、芝麻、黄豆为辅的优质精炼油、高级烹调油和营养保健食用油;加强油脂制品科技创新和油脚、饼粕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开发精细化工产品。

2.水产产业:充分发挥九江环湖沿江水域资源和水产品丰富的优势,加强临湖(鄱阳湖、庐山西海)沿江(长江)县(市、区)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到2015年,水产品总量达到45万吨。整合水产加工企业,挖掘水产加工潜力,打破水产以鲜活产品出售为主,加工企业不大、不多、不强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优质淡水鱼、虾、珍珠及特种水产加工出口企业,开发以即食为主的系列新产品,拓宽加工领域,推进加工深度,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实力,做响鄱阳湖和庐山西海水产品牌。重点抓好都昌县珍珠贝类标准化生产,逐步整合以珍珠贝类加工为主的水产企业,做大做强珍珠贝类产业,实现都昌县珍珠产业进入全国前十强、渔业进入全省前五强的目标。

3.畜禽及乳制品产业:重点建设以九江县、瑞昌市、永修县、修水县等为核心区域的优质生猪养殖基地,向九江东西片区辐射带动生猪养殖基地发展;以德安县、共青城市为主的蛋鸡基地;以永修县为主菜鸭基地。到2015年,生猪养殖规模达到260万头,家禽养殖达到2000万羽。大力提高工业化屠宰集中度,增加猪、鸡、鸭等畜禽加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实现肉制品的洁净化加工和安全可追溯;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腌制肉、熟肉制品等三大类主导产品。重点支持博莱年屠宰100万头生猪生产线及放心肉连锁店工程、共青城板鸭、东升腾达禽业、溢香禽蛋等肉禽加工以及与家禽有关的以鸭鸭集团为龙头的羽绒产品企业,做强肉、禽、羽绒产品品牌。

4.蚕桑产业:进一步扩大修水县、德安县和武宁县及周边等地蚕桑种植面积,鼓励龙头企业参与蚕桑标准化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做优修水蚕桑产业,实现由产业大县向产业强县转变。到2015年,桑园面积达到12万亩。对现有巢丝工业进行改造提升,重点在织绸、印染、服装及蚕桑副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求突破,大力发展以绿冬丝科、逸家等品牌为主的丝绸服饰及床上用品,加快蚕蛹、桑椹、桑叶等保健品研制和开发,延长桑蚕丝产业链。着重抓好修水县蚕桑方格蔟营茧技术和小蚕共育技术推广工作,确保桑园投产面积稳步增加、营茧方式不断优化、蚕茧质量明显提高、蚕农经济效益稳定增长。

5.茶叶产业:加强环庐山的星子县、庐山区、九江县、庐山管理局和修水县、武宁县等地茶叶种植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以“庐山云雾”为龙头、“宁红”、“双井绿”等品牌为主的茶叶产业。到2015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鼓励扶持茶叶加工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建立符合现代食品加工要求的茶叶加工生产线,提高茶叶采收、加工水平。重点支持庐山云雾茶场,星子庐山五老峰茶叶公司,修水县的宁红、神茶、大椿,武宁茶厂及环庐山规模以上的茶叶加工企业。到2015年,茶叶加工量达到1万吨,名优茶比例达到50%以上。

6.果蔬产业:加大环庐山、沿铁路、环九江市城区县(市、区)果蔬基地建设,到2015年,水果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80万亩。围绕已成规模的九江水梨、柑桔、大白桃、葡萄等水果,大力发展水果饮料、果脯、水果罐头及营养保健产品,注重干鲜水果精深加工,进一步提高果品储藏保鲜和加工能力;积极发展有机蔬菜和绿色蔬菜产品加工,重点发展低温脱水蔬菜、冷冻或速冻菜、保鲜菜、食用菌等,开发多维蔬菜汁、即食蔬菜罐头、酱菜食品,不断提高供港蔬菜、胖姜、食用菌、葛粉、山露菜等保鲜和标准化加工技术,扩大产能,提高品质。到2015年,水果实际加工量达到5万吨,蔬菜加工量达到10万吨。全力抓好九江市城郊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在九江县、湖口县、瑞昌市、星子县、庐山区等地建设常年性商品蔬菜基地,保障市区居民生活蔬菜供应,不断满足九江城区人口增长的需求。

四、运作模式

1、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采取公司+基地+农民工的方式进行运作;

2、以行政村或自然村土地联片的地方建成产业基地,便于统一管理,逐步发展成一村一品特色村;

3、以专业合作社的名义成立一村一品产业相关机构,统一承包,统一管理与销售;

4、个人联片承包土地进行一村一品产业发展。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一村一品产业领导小组,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为组长,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及各相关县市(区)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一村一品产业工作。

(二)强化一村一品产业化科技支撑。一是大力支持资金技术密集度高的产业化项目。推进珍珠贝类、蚕蛹等精深加工和生物工程制药、生态环保农产品等高附加值的产业化项目,培育高新科技型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加强产业化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优先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引进或研发高新技术成果,促进我市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三是根据农产品加工的需要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加强以品种改良为主的科技攻关,依托农业科研机构、种子经营部门、龙头企业和民营实体,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引进、选育、示范和推广优良品种,加快更新优化农产品的品质结构,提高全市主要农产品的优质品种率。四是依托各级农业科研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产业技术协会、农民科技示范户等,推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的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加强对规模化种养基地农户的培训,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和无公害化生产水平。重点要在“十百千”工程与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之间建立稳定长效的技术指导服务机制。五是以装备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大农机的推广和投入力度。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培育一批综合服务能力强、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

(三)加大对一村一品产业化的投入。建立以农民和业主投资为主体、社会融资为补充、政府适当扶持的多元化投资的新机制。一是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外商资本和民营资本投向农业产业化。二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市、县两级要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并形成与本级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投入长效机制。各地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农产品基地建设。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林、水)、扶贫开发和移民资金等支农资金,也要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向农业“十百千”工程和农业产业化倾斜。加强农业产业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三是发挥政策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落实好国家、省出台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

(四)优化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环境。坚持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加大政策扶持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领导体系和工作机构,建立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导联席制度,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市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政策,真正做到执行国家政策不打折扣。尤其是各级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涉农相关部门,要把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转变职能,提高效能,搞好服务,形成合力,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机制。市、县两级要将一村一品产业化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督促检查、调研指导、考评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考评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考评考核办法,把考评考核作为推动、促进和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确保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规划期内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九江市外国专家局

2013年1月28日

附三:一村一品优秀实施方案具体案例: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上余镇“一村一品”工作实施方案

发展“一村一品”工作,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中国幸福乡村”创建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镇“一村一品”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根据《关于印发〈江山市加快发展“一村一品”行动计划〉的通知》(市委发[2012]4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思路,以培育主导产业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重点,以发展建设农业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推动农村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和来料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为建设幸福上余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村制宜原则。立足于本地资源,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找准“一村一品”发展的切入点,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发展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

2、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尊重农民意愿及其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搞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上。

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多样化、优质化、品牌化的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产品。

4、坚持政府推动原则。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形式,引导农民、企业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一村一品”快速发展。

5、坚持生态绿色原则。充分发挥地处钱江源头的地理优势,利用境内空气、水、土壤等独特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绿色、特色农业发展。

三、目标任务

依据目前我镇农业产业基础,经过调查摸底,镇党委、政府决定实施“一村一品三个三”计划,即将全镇划分为“三个特色区”,用三年左右时间,分三步走全面推进全镇21个行政村创建“一村一品”专业村、示范村和推进村。

“三个特色区”:在上余片对接城区大力发展以农家乐、生态观光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在大溪滩片,对接园区优先发展仓储物流、房屋租赁、娱乐餐饮等现代服务业;在塘岭片利用山区资源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

专业村:每年重点扶持1-2个行政村,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创建4个专业村,达到“五个一”标准:一是做强一个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二是培育一个知名品牌,形成较大范围的辐射效应;三是建成一个运行规范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该村发展“一村一品”的市场主体;四是培养一批农民致富带头人,发挥村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农民技术骨干的带动效应;五是创建一个示范带动模式,参与农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60%以上。

示范村:每年重点扶持3-4个行政村,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发展9个示范村,达到“五个有”标准:一是有一个主导产业;二是有一个品牌;三是有一个运行规范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四是有一批农民致富带头人;五是有一个示范带动模式,参与农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50%以上。

推进村:积极推广专业村、示范村发展经验,充分发挥专业村、示范村主导产业的辐射功能,在8个推进村开展“一村一品”发展工作,重点在产业规模扩张、标准化生产、农民综合素质与组织化程度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育、扶持。

四、帮扶政策

1、鼓励“一村一品”发展专业村创建。由片区领导、驻村领导和驻联村干部驻村帮助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并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对镇里确定的专业村,积极帮助申报市级“一村一品”发展专业村,争取市发展“一村一品”专项资金扶持。

2、设立镇“一村一品”发展专项资金。镇财政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围绕主导产业,按各村工作进度适时进行政策扶持。

3、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建设资金。农业建设项目优先向专业村和示范村安排,重点帮助专业村和示范村解决在通村道路、人畜饮水、沼气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4、加强服务和引导。依托政府信息平台,整合农技110、民生365、幸福江山网络等资源,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有效市场信息反馈;积极联系农业专业院校及专业技术人才,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引导和鼓励农村能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兴办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为了确保“一村一品”顺利实施,成立镇发展“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由毛水根同志任组长,戴勇、祝小英、王水仙同志任副组长,徐林盛、姜忠国、郑子有、郑冬仙、王日泉、徐赟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戴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祝小英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督查推进专业村建设。各村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做到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确保“一村一品”发展工作扎实推进。

2、广泛宣传,营造“一村一品”发展的舆论氛围。各村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召开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切实加大对“一村一品”的宣传力度,为“一村一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激发广大农民学先进,学典型的热情,增强广大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3、强化督查,确保“一村一品”发展取得实效。镇党委政府将加大督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安排工作人员深入各村检查“一村一品”进展情况。年底将根据督查结果开展奖先惩末活动,对工作力度大,成效显著的村,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拖沓,进度缓慢的村,进行通报批评。

2012年9月20日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