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农业政策

2016年福建省种植业工作要点(全文)

2016年09月02日 10:52来源:福建省农业厅点击量:0

福建省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现代农业的工作部署,促进我省种植业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并印发《2016年福建省种植业工作要点》。全文如下:

2016年福建省种植业工作要点

今年是推进农业“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的攻坚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我省种植业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变,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出2016年福建省种植业工作要点。

一、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能

1.强化责任考评。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努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根据《福建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闽政办[2015]162号),对市、县、区粮食安全有关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逐级分解落实1800万亩的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确保全年粮食总产量650万吨以上。优化粮食品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优质稻、优质旱粮面积。

2.抓好产能项目。继续开展粮食产能区项目建设。在巩固提升已有的100万亩粮食产能区和200个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的基础上,新建亩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公斤的粮食产能区50万亩。扶持新建50个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促进水稻集约化生产;已建和新建的粮食产能区实现良种、主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五个100%”。

3.建设标准农田。积极推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提高耕地地力政策落地,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抛荒山垅田复垦改造。继续组织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项目,在16个粮食产能县新建高产稳产粮田10万亩,在宁化、邵武、长汀3个县探索开展由新型经营主体“自主开发、先建后补”的项目建设改革试点。继续开展抛荒山垅田复垦改造,其中:在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项目中安排6万亩,在山垅田复垦与改造项目中安排1万亩。

4.推广优新技术。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大超级稻、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机收再生稻和脱毒马铃薯、甘薯、马铃薯稻草包芯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的示范应用,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努力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在稳定传统再生稻种植区、积极拓展再生稻新区的基础上,力争全年再生稻80万亩;努力扩大机收再生稻面积,力争2016年全省推广机收再生稻面积10万亩。

5.扶持规模经营。积极引导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支持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对产能区内规范流转耕地经营权100亩以上从事水稻种植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按照每亩1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凡符合规范要求、承接抛荒山垅田流转并实施复垦改造项目100亩以上的各类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按照每亩1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二、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提质增效

6.提高设施农业水平。继续实施设施农业温室大棚补贴政策,省级财政扶持建设温室大棚1.4万亩以上。逐步完善设施产业装备水平,推广应用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智能操控系统等配套设施设备。积极引导非农耕地发展无土栽培,鼓励利用“四荒”地、低丘缓坡等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推广香菇、银耳等食用菌钢架温室大棚栽培。推动设施农业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系统建设,提升我省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抵御气象灾害能力。

7.推动果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省级标准果园建设,重点做好果园基础设施完善、高优新品种推广、增施商品有机肥、生态栽培物化技术和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等工作,强化果品质量安全监测。推动果树品种结构调整,强化老果园改造和新植果园技术指导,发展设施栽培,调整早、中、晚熟比重,推广完熟采收技术,优化果树产期结构,提高果品品质。引导水果主产区配备集清洗、分级、无损检测、包装等一体的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继续开展名优果品鉴评,积极推行互联网+果业,扩大福建果业品牌影响。

8.提高蔬菜配套水平。引导优势区域蔬菜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夏秋高山蔬菜和东南沿海设施蔬菜生产。加大宣传引导,争取新(扩)建若干蔬菜区域性规模专业育供苗中心,建设智能连栋育苗温室,配套新品种引进展示圃、嫁接苗愈合室、嫁接和培育、自动化育苗播种生产线等育苗专用设施设备,完善路、沟、渠、电等基础设施。鼓励引导在全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蔬菜产地净菜分级、田间预冷、冷链运输、冷链终端等系统,提高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提高我省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

9.推进现代茶业发展。继续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现代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支持26个现代茶业项目县建设生态茶园8万亩,扶持200个茶叶初制厂开展清洁化改造,扶持50家龙头企业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围绕基地建设、清洁生产、质量管理、流通管制、品牌建设与保护、文化弘扬、服务设施等方面内容,建设集“生产、加工、营销、品牌、文化、旅游、体验”为一体、具有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的休闲茶庄园。开展“闽茶海丝行”活动,推动茶叶“走出去”。推广伏季休茶技术,开展茶叶生产“两减一增”(减肥减药增施有机肥),促进茶叶品质提升,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10.促进菌业产业升级。突出抓好食用菌工厂化、专业化栽培集中区建设,提升食用菌设施化栽培水平。引导食用菌企业发展工厂化设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大力推广食用菌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高压灭菌器、无菌净化接种车间和隧道发酵等现代化设施装备。示范推广水帘、微喷等调温技术;推广专业化分工模式,配料、制包(瓶)、接菌环节开展专业化统一生产,出菇、采收环节由农户分户管理。继续抓好菌政管理,强化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监督检查。

11.扩大地道药材影响。鼓励、引导各地建立一批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示范基地,加快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优。加大闽产道地中草药材“福九味”行业品牌宣传,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强化种业创新,提高种业水平

12.加强种业监管。全面宣传贯彻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调研修订《福建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制度。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加强种子经营门店日常巡查,重点整顿规范种子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散地、运销大户和乡村流动商贩。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日常巡查,规范种子企业、制种户、经纪人的生产经营行为。及时了解全省种子备供种情况,保障种子供种安全.

13.培育种业龙头。开展新一轮育繁推一体化省级重点种子企业的评选,重点培育10家省级以上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引导开展企业商业化育种;积极培育和推广适应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打造种业创新科技平台。

14.完善基地建设。加强三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个种子产业园和一个院士工作站,扶持建设基地田间生产、基地机械化生产、种子质量、水稻育种科研、物流、基地管理服务等六大能力提升工程。强化闽台种业合作,继续推动福州、厦门种子产业园建设。

15.保护种质资源。全面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普查,建立、完善省级种质资源普查与调查数据库。继续实施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改(新)建10个茶树种质资源保护点(资源圃),完善茶树种质资源保护点(资源圃)的道路、沟渠、喷滴灌等基础设施,扩建茶树资源圃,新增优新茶树种质资源。

四、实施“1112”工程,促进地力提升

16.推广紫云英100万亩。在42个冬闲田面积较大的水稻生产大县开展冬种紫云英的示范推广,根据每县资源情况,各推广1-4万亩;同时,每县选择交通方便、集中连片、排灌良好的田块,建立5个以上百亩冬种紫云英示范片。通过招投标落实紫云英种子,开展宣传培训,落实完成全省冬种紫云英种植100万亩。

17.推广商品有机肥100万亩。鼓励、引导农民在耕地上使用商品有机肥,培肥地力。在40个县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100万亩,每个县要建立3个百亩以上使用商品有机肥示范片,在示范片树立标识牌,标明示范作物施用量、施肥时间、肥料生产企业、产品类型等,通过展示示范效果,带动农民、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使用商品有机肥。

18.实施秸秆还田100万亩。在全省32个县组织开展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强化水稻作业机具的调度和配置,推广应用全喂入式水稻收割机,引导农机手规范操作,将稻草粉碎全量还田,确保全年水稻秸秆还田100万亩以上。

19.测土配方施肥2000万亩次。强化指导服务,深化农企合作,强化水稻专用肥等配方肥推广,在粮食产能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和省级以上园艺作物标准园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00万亩次,其中:粮食1400万亩次、果树300万亩次、茶叶100万亩次、蔬菜200万亩次。

五、落实标准应用,确保质量安全

20.推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强化考评指导和政策扶持,逐级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在全省建立规模200亩以上的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区900个,其中:果树、茶叶、蔬菜各300个。通过“三强化一优先”,即强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事活动记录的监督、检查与指导,强化安全用药指导,强化农残抽检服务与监督,优先扶持标准化示范基地申报农业部门项目,示范带动全省应用标准化生产350万亩,促进标准化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21.强化标准园创建工作。继续开展国家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重点扶持田间基础设施改善、生态栽培物化技术示范应用和标准化生产等,推进单一技术向集成技术转变,因地制宜地完善种植标准、操作标准和技术规程,组装一批标准化、高产高效、可持续技术模式。强化已建标准园管理,推动建立标准园名录,推进标准园由“园”向“区”拓展,带动园艺作物更大范围提质增效。

22.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农药违法生产销售行为,全面启用农资监管平台,加大科学用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依法推动农药监管工作。重点开展茶叶农残超标专项整治,以开展专项抽查、推进统防统治、发展生态茶园、强化宣传培训、完善平台建设为重点,促进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六、强化病虫预警,推广绿色防控

23.及时开展重大病虫监测预警。重点抓好稻飞虱等水稻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病虫害发生预警信息,及时指导科学防控。继续开展茶叶、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主要病虫害测报。健全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监控体系及监测点建设,加快区域站、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农民植保员体系,提高重大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水平。

24.落实病虫害绿色防控。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建设28个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通过强化宣传培训,示范推广,每个示范县建立1个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示范区防控效果达到8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全省推广绿色防控1000万亩(次),力争全年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24%,促进农药利用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25.扶持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大对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扶持,以新增粮食产能区为核心区,每个核心区培植一个以上年服务能力超万亩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产能区实现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带动全省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500万亩,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不大面积暴发成灾,病虫危害总体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力争全年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3%。

26.抓好检疫病虫害防控。继续开展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示范工作,在顺昌、平和等8个柑橘主产县(市)开展柑桔黄龙病防木虱综合防治10万亩,带动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推进红火蚁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方式防治红火蚁,实施面积10万亩以上;继续做好稻水象甲、香蕉枯萎病等疫情普查与防控。加强检疫监管工作。

27.强化资源循环再利用。挖掘食用菌代用料资源,推广松、杉木屑及农作物秸秆下脚料代用料栽培;加强废菌料资源化再利用,推广杏鲍菇等工厂化栽培废菌料循环再利用技术;开发利用食用菌菌筒料、泥碳土、作物秸秆等本土基质,推行无土栽培模式,缓解我省耕地紧张问题,增加土地产出能力。加强废弃农膜及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七、加强防灾减灾,降低灾害损失

28.牢固树立防灾夺丰收意识。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情况,加强对台风、强降雨、干旱、洪涝、寒潮冰冻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提前制定应急预案,适时启动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落实灾害防范措施和灾后恢复生产措施及指导工作;积极推动种植业政策性保险有关工作,落实水稻(制种)生产保险、设施蔬菜保险,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要做好国家、省级粮食安全救灾种子储备,定期开展种子质量监测 ,保障种子安全,真正做到“贮得住、调得出、用得上”。

福建省农业厅

2016年2月5日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