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农业快讯

南江县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2017年10月23日 09:25来源:南江县人民政府点击量: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强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做大做强县域支柱产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如期实现县“摘帽”脱贫目标,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南江农业产业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生态立县,着力绿色崛起,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经济稳定增长,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

二、发展目标

立足绿色、生态、富硒、有机等特色优势,围绕南江黄羊、核桃、茶叶、金银花、道地巴药、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由县级领导牵头组建产业推进工作组,着力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基地规模、品牌创建、市场拓展、文旅融合等全产业链,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发力,推动适度规模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到2020年,建成五条百里特色产业长廊,全县新发展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30万亩;新培育、引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新发展专合组织200家,家庭农场(专业大户)4000户;建成南江黄羊交易中心并规范运行;订单农业面达到40%以上。农业产业实现“5265”目标,即全县生态农业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县2个“国字”品牌;经营主体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七彩林业公司等企业集团上市,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60%以上;实现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50%以上。全面提升特色产业经济效益,建成全域产业示范乡镇3个以上,特色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3个百分点。大力发展“四小”(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经营)扶贫增收产业,实现“县有支柱产业、乡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的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

三、建设重点

(一)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长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带圈发展、规模经营”的思路,打破区域界限,强化区域联动,优化产业布局,用好用活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农业担保基金,着力打造五条百里特色产业长廊。

百里核桃产业长廊:以“三园五片”为总体布局,主要建设三大核桃产业园(高塔核桃科技示范园、流坝核桃丰产示范园、桥亭核桃观光体验园),建设五个核桃产业片(东榆—南江镇—流坝—杨坝—坪河核桃产业片,沙河—八庙—高塔—燕山—赤溪核桃产业片,桥亭—上两—关坝—寨坡—光雾山核桃产业片,关田—关路—红岩—赶场—柳湾—沙坝—贵民—汇滩核桃产业片,元潭

—仁和—高桥—平岗—石滩—北极—大河—关门核桃产业片)。百里茶叶产业长廊:围绕“一核两带三中心”总体布局,即以元顶子茶场为核心,建设四川南江元顶子生态茶业休闲园,南江现代茶叶科技示范园;以下两镇、元潭镇、黑潭乡、正直镇、和平乡、红光镇、长赤镇、赤溪镇为主的茶叶产业重点带,以东榆镇、南江镇、流坝乡、杨坝镇、坪河镇、桥亭乡、上两乡、关坝镇、柳湾乡、贵民乡、汇滩乡为主的茶叶产业辐射带;建设秦巴地区茶树种苗繁育中心、秦巴地区茶叶交易中心、南江大叶茶研发中心。

百里金银花产业长廊:围绕“一核五线”的总体布局,以兴马金银花产业基地为核心,以高桥—石滩、大河—北极、关路—赶场、杨坝—坪河、东榆—红四为产业环线,加快金银花(南银

1号)新品种繁育推广、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干制加工能力,引进精深加工企业1家以上。

百里生态养殖产业长廊:围绕“一区三线一中心”的总体布局,依托北部山区资源优势和南江黄羊原种场中心科技优势,以南江黄羊为重点,大力发展巴山土鸡、巴山土猪、高山冷水鱼等生态养殖业,加快建成元潭—下两—黑潭—朱公—正直—双流、仁和—石滩—大河—兴马—关路、沙河—东榆—南江镇—赶场—柳湾—贵民“三线”百里生态养殖长廊。

百里生态旅游产业长廊:围绕构建“全域、全景、全民、全时”旅游大格局,依托醉美玉湖—七彩长滩和云顶茶乡旅游景区等4个AAAA级景区,突出绿色生态地域文化,以光雾山—桥亭—长赤—红光—正直一线为重点,新建AAAAA级景区1个,AAAA级景区2个,打造凤仪—仁和—大河—北极—兴马—关门—沙坝等乡村旅游示范线。

其他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粮油、高山露地蔬菜、特色水果、木本油料、稻鱼共生等产业。

(二)坚持内育外引,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一是转变发展方式育主体。创新经营理念,引导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开展国家、省级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创建工作。二是回引创业育主体。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工作举措,切实解决回乡创业人士普遍关心关注、带倾向性的问题,有效激发创业热情。由县委农委牵头,县级相关部门配合,根据产业政策、资源优势、创业需求,编制《创业投资指南》,梳理包装产业发展项目;由人社局负责建立创业人员台账,组建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实行跟踪对接,开展创业法规政策宣传咨询服务。力争每年每个村回引1名以上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到2020年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2个以上、投资规模超过200万元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是招商引资育主体。坚持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认真落实一个项目、一名挂联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个责任单位、一套促进机制的“五个一”推进机制,按照《南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投资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精神,对落地企业在建设用地、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招商业主从事南江黄羊、核桃、茶叶、金银花、优质粮油、生态畜禽、高山果蔬、道地巴药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开发,招引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

(三)厚植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围绕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标志有认证、品质有保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打响优势品牌。针对全县目前存在品牌多而杂、有品牌缺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由工商质监局牵头,集中对全县农产品品牌进行清理整顿,按相关法律规定,对个别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较弱、带动效益不明显的企业品牌予以取缔。按南江黄羊、核桃、茶叶、金银花等优势产业,分行业、分类别确定一批市场前景好、消费者认可、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牌予以重点保护和打造提升,努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三是加强品牌管理。推行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双品牌”管理模式,县上集中攻关,统一打造“巴食巴适”“光雾山”等公共区域品牌,实行统一标志,统一授权、统一管理,服从服务于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大局。认真落实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创建奖扶政策,激励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创建国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创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县。支持企业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强品牌营销,构建标准体系。

(四)发展电子商务,努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一是加快推进电商项目。按照商务扶贫规划和电商精准扶贫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鼓励创新”原则,以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和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网络“一中心一网络”为重点,有序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加快构建“连接城乡、双向流通、虚实结合、平台共用、融合一体”的城乡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到2020年,建成1个国家级电子商务孵化服务中心、10个区域配送中心、48个电商服务站、500个电商服务点。二是培育电商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各类业主适应现代农村发展新情况、新形势,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旅游+”等新兴业态,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网上商城,将闲置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商务楼宇等改造为电商楼宇、电商创业基地,实现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有序流通。鼓励贫困村自建或联建电商网点,实现村村有电商服务点。三是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抓住供销综合改革有利契机,依托供销社的组织优势和服务优势,以县城、长赤镇、沙河镇、下两镇、大河镇等为重点,规范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支持德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良源食品有限公司、翡翠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在西安、成都、重庆等全国大城市,设立南江特色农产品专营门市和超市营销专柜,推行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网上销售等新型营销方式。

四、发展模式

(一)积极推行“企银政合作、共建共营”模式。试点推行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农户“四方合作”模式,企业以固定资产提供融资担保;银行根据农户需求,由企业担保后向农户发放贷款;农户作为承贷主体,与企业签订订单种养协议;政府负责产业发展的宣传引导,做好银行、企业、农户间的协调服务工作。企业、银行、政府共同承担融资风险,设立贷款损失风险金,专户储存到银行,降低各方风险,保障产业发展。

(二)积极推行“资产入股、保底分红”模式。因村制宜,选择适合本村村情、有利于集体和农户增加经济收入的路径。依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招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坚持贫困户、农业企业和村两委“三个自愿”,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模式,原则上整合贫困村孤寡、病重、残疾、整家外出等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产业到户扶贫资金、产业发展周转金结余资金、小额信贷资金、帮扶部门捐赠款以及享有的集体资产股权等资金,入股到县级国有涉农企业、有实力的涉农企业以及乡镇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较强的专合组织,通过规模发展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3年内按每年不低于7%的标准保底分红,到期收回本金;财政投入资金、村集体资金等量化成股份,实行村集体、农户、贫困户差异化分红。

(三)积极推行“协议回收、订单种养”模式。充分利用农业招商企业的现代管理理念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订单种养,企业按照统一种子发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渠道、市场价高于合同价时农户可分散销售的“三统一分”原则,与农户签订订单种养合同,保护价回收农产品;政府和村社负责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宣传发动,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农户依据合同规定,规范种养并按时出售农产品,铆紧产业链条,切实解决销售难题。

(四)积极推行“借畜还畜、滚动发展”模式。通过“五方共保”(财政保投入、农业保技术、银行保融资、专合保生产、企业保回收),积极推行“借畜还畜”。依托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德健食品公司,在东榆、杨坝、沙坝、大河等37个乡镇352个村(其中105个贫困村),将种羊借给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借给有养殖意愿且适合黄羊养殖的农户1只公羊和20只母羊,三年期满后,农户仅归还等量或等价的羊,企业将质量合格的种羊再借于其他有意愿养殖的农户滚动发展,企业按不低于26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农户出栏黄羊。

(五)积极推行“支部引领、能人带动”模式。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创业成功人士的示范作用,推行“支部+龙头企业+农户”“党员+专业合作社+农户”“富村+穷村”等发展模式,引导党员致富能手结对帮扶贫困户,着力打造一批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土专家”和“田秀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引导村“两委”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带头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度规模发展南江黄羊、核桃、茶叶、金银花、道地巴药、乡村旅游、木本油料等特色产业,努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五、支持政策

(一)资金奖励政策。县上设立特色产业发展资金,鼓励企业和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对示范带动力强的企业和经营主体的奖励扶持力度。对一次性流转土地100亩以上或投资200万元以上发展特色产业的经营主体,按照适当标准给予奖励。对被新评为国家、省级、市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对当年新增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和国家有机食品产品及产地认证的经营主体,对当年新增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经营主体,实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营主体,均按照适当标准一次性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见附件)。

(二)基础设施配套政策。根据产业发展规模及投资产业发展资金额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在200亩以上或生产经营性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经营主体,政府按其投入的10%配套解决产业道路及生产用水设施。对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或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实行“一企一策”,奖补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其固定投入的10%。对农业产业化规模种植、规模养殖项目,一律视同农业生产用地;对企业或经营主体修建用于种养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非永久性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的,其占地可按照农村三类建设用地或设施农用地办理相关手续;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用水、用电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三)金融扶持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将符合贷款条件企业列为信贷优先支持对象,允许企业以厂房、机械设备以及土地使用权作贷款抵押;创新金融产品,充分满足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结合涉农经济体的特点及其生产各环节特点开展金融产品创新,采取(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等)合作体贷款、联合授信、银团贷款、与农业担保公司合作等方式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深入推动发展性财政资金“五补五改”的投向和投入方式转变,鼓励支持通过PPP模式建设农业项目。大力实施“金融扶农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信贷支农,支持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引导更多的金融与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四)农业保险政策。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原则,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进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在传统保险品种的基础上,引导鼓励保险公司为经营主体量身研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推动风险保障从传统的“保自然风险”向“保市场风险”升级。提高保险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保险机构自身能力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范控制,积极探索完善基层服务体系,提高保险服务“三农”能力。加大农业保险监管力度,规范理赔行为,切实维护投保农户合法权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委农委、财政局、发改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扶贫移民局、旅商局、供销社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南江县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于县委农委,具体负责产业扶贫工作日常事务。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调度,积极研究协调解决产业扶贫工作中的重大事宜,为产业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二)严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工作统筹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南江黄羊、核桃、茶叶、金银花产业推进办公室,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主抓、一个县级部门主推,抽调专人、组建专班,全力推进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加强政策宣传、工作协调,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强力推进。

(三)强化科技服务。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基层技术推广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不断提升农机化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等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充分挖掘良种增产增效潜力。大力推行种养循环项目建设,严控农业产业化发展面源污染。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保障激励机制,同时深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计划,围绕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开展实践培训、现场教学、短期培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断提高劳动力科技素质。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狠抓网络建设、资源开发、信息发布,推广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建立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实现农户生产与市场销售对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涉农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按照已出台的文件执行。

(四)严肃工作纪律。各地各部门要强化资金管理,建立专账,严禁截留、挪用、套取,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要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全程跟踪、积极主动创新抓推进;要成立专班、落实专人,在奖励对象审核上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责任单位和个人要认真履职尽责,对履职不到位、监管责任不落实、调查核实不负责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问责。

(五)逗硬督查考核。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产业扶贫专栏,建立健全产业扶贫信息报送制度,动态跟踪、及时更新产业扶贫信息,实现精准化管理。县目督办牵头建立产业扶贫县域考核指标体系,将产业扶贫纳入结对帮扶单位、乡镇、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扶贫工作重要内容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重要依据。实行产业扶贫联席会议制度,采取联合督查、行业督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跟踪督查考核,对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帮扶情况,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对帮扶得力、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结对帮扶单位、乡镇、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要严格问责,确保产业扶贫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本《实施意见》从2017年元月1日起施行、试行两年,由县委农委负责奖励政策的组织、验收和奖励资金的兑现和解释,已印发的《中共南江县委办公室南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扶持政策(试行)>》

(南委办〔2014〕37号)文件同时废止。

>>如有南江县农村产权问题,请咨询南江县农村产 权交易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