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农业政策

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2016年06月27日 10:11来源:山东省农业综合办公室点击量:0

鲁财农发综[2013]2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结合山东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各级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专项活动。

第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的目标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着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支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四条  农业综合开发遵循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奖优罚劣、激励竞争的原则,坚持集中开发和规模开发相结合、资源开发和产业开发相结合、科技开发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水利农业林业科技措施综合配套、种养加产供销共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  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农发办”)负责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依据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农发机构的管理权限和职责。

第六条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开发县资格管理制度。开发县资格的新增、取消、暂停、恢复、适时退出及因行政区划变更确认等,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章  资金管理

第七条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指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各类资金。主要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包括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地方专项资金)、项目单位和农民群众自筹资金、引进外资等。

第八条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主要是指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报账、会计核算、财务档案管理等。

第九条  各级财政应积极筹措财政资金,逐年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比例按照财政部规定执行。省级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级以下配套资金比例按省规定执行。乡级财政不承担资金配套任务。

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

第十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单位须按规定加大自筹资金投入。

(一)土地治理项目的自筹资金,由农村集体和农民筹资(含以物折资)投劳的,须按照“农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数量控制”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筹集,并纳入村内“一事一议”范畴,实行专项管理。

鼓励有能力的乡镇增加投入,代农民承担自筹任务。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自筹资金不得低于规定的投资比例。

第十一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该积极创新机制,引导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

第十二条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用途包括:

(一)用于土地治理;

(二)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用于项目管理。

第十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年度财政资金优先保障省下达的各市基数,其余部分由省农发办依据各市资源条件和工作绩效统筹安排。

农业综合开发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

第十四条  用于土地治理项目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

(一)总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下(含10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塘坝及拦河坝的改建、扩建、加固、新建;总装机容量在5000KW以下(含5000KW)的机电排灌站的改造、续建、新建及其配套的35KV以下(含35KV)输变电设备;新打、修复机电井及配套的机、泵和10KV以下(含10KV)的输变电设备;灌排渠道开挖、疏浚、衬砌及配套建筑物;发展节水灌溉所需的建材、管材及喷滴灌设备。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按照国家农发办有关规定执行。   

(二)修建农田机耕路所需沙石料、水泥、沥青;改良土壤所需绿肥种子及秸秆还田机械设备、机械平整土地的施工;优良品种的购置,繁育及加工所需的工程设施、配套设备;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所需的小型仪器设备及示范、培训;购置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补助等。

(三)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所需的苗木购置(或苗圃建设)及工程设施等。

(四)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中科技投入所占比重。

第十五条  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

(一)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所需的灌排设施、农用道路、输变电设备及温室大棚,品种改良、种苗繁育设施,产品整理、分级、清洗、包装等采后处理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二)养殖基地建设所需的灌排设施、农用道路及输变电设备等,种苗繁育、品种改良设施,养殖基地生产设施,专用饲料小型生产设施,疫病防疫设施,废弃物处理及隔离环保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三)农产品加工项目所需的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包装车间、成品库、原料库、低温库、加工设备、辅助设备及配套的供水、供电、道路设施;质量检验设施,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设施,卫生防疫及动植物检疫设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对基地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等。

(四)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储藏保鲜项目所需的气调库、预冷库、低温库、设备购置安装及配套的供水、供电、道路设施,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卫生防疫与动植物检疫设施,废弃物配套处理设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交易场所建设等。   

(五)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范围的贷款项目贴息。

第十六条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其他使用范围包括:

(一)县级农发机构项目管理费。国家立项的土地治理项目按财政投资的一定比例提取使用:财政投资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按3.5%提取,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的其超过500万元的部分按1.5%提取,超过1000万元的其超过部分按0.5%提取,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中安排;省级立项项目的管理费安排由省农发办确定。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项目实地考察、检查验收、业务培训、项目及工程招标、资金项目公示、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土地治理项目一般工程初步设计等方面的支出。具体包括项目实地考察、检查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生的交通费、差旅费,检查验收或招标时发生的会议费,管理培训费,招标费,公示费,可研报告和一般工程初步设计的编制费。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费不得用于人员工资、补贴、购置车辆等行政经费开支。

(二)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监理费及其勘察设计费。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中安排,按实际支出数计入项目工程成本。

(三)土地治理项目竣工工程运行管护费等。

第十七条  各级财政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将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

第十八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按规定范围使用,严禁挤占挪用。

第十九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报账资金的拨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严格控制现金支出,严禁白条入账,严禁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资金划入经费类账户。

第二十条  招标节余和工程决算审计审减资金额度10万元以上的(含10万元)须继续用于本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10万元以下的可转入完工项目结余。

第二十一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采取自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检查等方式,加强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农发机构应积极配合审计和财政监督等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章  项目管理

第二十二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前期准备、申报审批、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和运行管护等。

第二十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

(一)土地治理项目主要是在确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对中低产田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产稳产农田,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

土地治理项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等。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主要是以全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以推进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等。

第二十四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期准备是指项目正式申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开发规划、建立项目库、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第二十五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依据国家和省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制定本区域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及阶段性开发方案。

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粮食、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油料、棉花、种业、乡村旅游业等我省农业十大产业。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扶持对象以农民为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对象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

第二十六条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项目库管理制度。由符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条件的项目申报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并向县级农发机构提出项目申请。经县、市级农发机构审核和实地考察合格,存入县、市农发机构项目库,并报省农发办备案。

项目库管理工作应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第二十七条 土地治理项目立项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项目区水源有保证,防洪有保障,排水有出路,灌排骨干工程基本具备;开发治理的地块集中连片,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应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治理区面积集中连片,具有一定开发治理条件,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效果。

(三)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应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直接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提供水利灌排条件;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一般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30万亩。

第二十八条  产业化经营项目立项条件以当年发布的申报指南为准。

第二十九条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开发的必要性及条件,建设范围、规模及主要治理措施,投资估算及来源(含农民筹资投劳计划),效益预测等。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建设条件,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等。

第三十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审批实行“两上、两下”的工作程序。

“一上”是县级农发机构根据上级下达的投资控制指标和项目申报要求,从项目库择优选择项目,指导项目申报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各级农发机构逐级评审上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表。在项目评审可行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管理权责,由国家或省农发办择优立项。

“一下”是国家或省农发办逐级下达批复立项、要求编制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

“二上”是县级农发机构根据上级批复文件、经审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修改意见,指导项目申报单位编制年度项目实施方案报市级农发机构批准。依据批准的实施方案,各级农发机构逐级编制、审查、汇总、上报年度项目实施计划。

“二下”是由省农发办下达年度项目实施计划。

第三十一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项目申报单位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组织有关专家编制。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具体内容及体例格式遵照国家农发办发布的各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第三十二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方案须由项目申报单位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项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总体设计,主要建筑物设计,机械、设备及仪器购置计划,配套设施设计,项目区现状图和工程设计图,主要工程预算,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等。

第三十三条  省农发办批复下达的年度项目实施计划,是支付财政资金和进行检查验收的依据。

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编制说明书。包括开发范围、区域布局与开发重点、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构成、开发任务与项目安排、主要措施及投资构成、预期效益目标及项目建设内容修改说明等。

(二)项目实施计划表。各类项目实施计划表按国家农发办统一制发的格式编制。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