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聚焦三农

四川省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及最新消息

2016年08月03日 16:31来源:互联网点击量:0

按照中央、省委和省政府部署要求,四川省各地把发展家庭农场作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出台登记认定办法和扶持政策,加强培训指导,积极引导农户特别是职业农民创办家庭农场,推动了四川省家庭农快速发展。2014年年底,省家庭农场达到13873个,比年初增长121.4%。以下是四川省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及最新消息:
 

四川省家庭农场

一、四川省家庭农场有关的扶持政策

(一)政策引导,激发发展活力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快培育和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连续几年省委1号文件都着重关注家庭农场,提出“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进农户合作与联合,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家庭农场培育力度”“引导农户承包地经营权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等方式入股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市(州)党委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让家庭农场能够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二)规范登记,挖掘发展潜力

四川省按照“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乡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总体思路,积极发展家庭农场。省工商局通过降低出资限额、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放宽企业经营范围和方式、免征登记费等措施,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大力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13873个。

(三)土地流转,夯实发展根基

为规范土地流转,夯实规模经营基础,四川省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有序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川办发[2009]39号)和《关于进一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015]10号)。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1482.3万亩,耕地流转率25.4%,比2013年提高2.1个百分点,规模经营日趋明显,家庭农场发展根基日益牢固。

(四)部门协作,聚集发展合力

近几年来,四川省有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扶持全省家庭农场快速发展。工商部门赋予家庭农场法人地位,财政部门大力给予资金扶持,金融部门给予授信贷款,科技、科协、水利、农业、林业、财政等部门在项目扶持上重点支持家庭农场,一些项目倾斜给有条件的家庭农场来承担实施。

四川省家庭农场

二、四川省家庭农场发展主要特点

(一)农场主体地位凸显

经工商登记的家庭农场9223个,比年初增长9.8倍;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6896个,比年初增长3.3倍。有478个家庭农场获得省、市、县三级财政扶持资金4733万元,有384个家庭农场获得贷款支持8370.2万元。

(二)种植业农场占优

从事种植业的家庭农场6804个,接近家庭农场总数的50%;从事畜牧业的家庭农场4287个;从事渔业的家庭农场729个;从事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1488个;其他家庭农场565个。

(三)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

全省家庭农场共有劳动力70936个。其中,家庭成员劳动力47023个,场均3.4个,占劳动力总数的66%;常年雇工劳动力23913个,场均1.7个,占劳动力总数的34%。

(四)农场经营规模适度

全省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133.3万亩,场均96亩。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场均经营耕地136亩,从事渔业的场均经营水面88亩,近九成家庭农场种粮规模在50-200亩。

(五)农业商品化生产明显提升

农场去年销售农产品29.4亿元,场均达到21万元,分别增长128%和5%。其中,年销售总值10万元以下的家庭农场7265个,占总数的52%;10万---50万元的家庭农场5103个,占总数的37%;50万-100万元的家庭农场1035个,占总数的7.5%;100万元以上家庭农场470个,占总数的3.5%。同时,农产品品牌建设逐步加强,拥有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320个,获得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家庭农场107个。

四川省家庭农场

三、四川省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生产要素约束

大多数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要素获得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约束,主要集中在资金、土地和人才等方面。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生产依然存在矛盾,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抱着“宁可抛荒不可失地”的思想,害怕失地失权,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人耕种。在资金方面,绝大多数的家庭农场在融资筹资方面都存在着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杂、隐性交易费用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发展前景受到很大制约。在人才方面,家庭农场总体上是农村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在所从事的行业中往往都有着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但从事农场生产的主体成员年龄构成普遍“高龄化”、低能化的问题却依然不容忽视。

(二)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近几年来四川省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仍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如遇大的灾难,家庭农场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三)服务体系不健全

家庭农场根据自己业务发展的特点需要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而且其需求由单纯的生产环节服务向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扩展,对新品种与新技术引进、市场信息、地理标识、质量检测、产品营销服务等综合性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原有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主要是针对传统家庭经营户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很难满足家庭农场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个性化、全程化和综合性服务。

(四)家庭农场标准不统一

截至目前,中央没有一个家庭农场的统一标准,具体标准由各地自定,特别是养殖业的家庭农场标准难掌握,造成统计口径不一,各地悬殊,给各级领导决策增加难度。

四、四川省家庭农场发展方向

四川省以加快推进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为目标,坚持从本省实际出发,突出家庭农场的基础地位,加强体制支撑,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建设步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加强土地流转服务

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发挥其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协调、纠纷调处等作用,鼓励和支持流转土地优先流向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做好流转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化解农村土地流转各类纠纷,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加强示范场建设

根据全省家庭农场发展水平,制定省级示范场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在不同类型家庭农场中,选择一批基础设施较好、机械设备较多、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效益较高的家庭农场,作为省级示范场,引领带动其他家庭农场规范健康发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积极协调农业、水利、国土、建设、规划、财政等有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优先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机购置补贴等,不断改善家庭农场基础设施条件。

(四)加强生产技能培训

充分利用农业、人社、教育、科协等部门和社会各类相关培训项目,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关键环节,开展针对性培训和指导,通过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生产技能、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尤其要加强农业技术、良种良法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新型农民培训这一民生工程,优先安排家庭农场成员参加培训。引导外出务工的年轻有为青年,返乡务农,鼓励和支持大中专毕业生走进家庭农场,提高家庭农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