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土地市场

新型城镇化要可持续

2014年03月04日 10:51来源:点击量:0

来源: 经济日报

    新型城镇化不能没有产业支撑、不能拔苗助长、不能破坏绿水青山

   城镇化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点毋庸置疑。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也取得积极成效。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已达7.1亿,城镇化率达52.57%。

   然而,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杨占秋表示,这些年,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过快,甚至在一些城市和地区存在大跃进的势头。不少地区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人为造的新城和当地的就业、产业等并不匹配,很多城市成了“空城”、“睡城”。

   城镇化为什么会成了造新城,为什么一个个没有产业和就业、缺乏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没有人只有楼的新城层出不穷?

   要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这条路并不好走。在探索这条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历程中,需要明确三个“不能”。

   新型城镇化不能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民进城后遇到最难的问题就是就业。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走不通的,必须切实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不能拔苗助长。城镇化并不是盲目的建大广场、盖大楼、修大马路,也不是贪大求洋地建新城、建新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水到渠成。不能刻意追求城镇化率,地方政府的考核也不应刻意以城镇化率为标准。

   新型城镇化不能破坏绿水青山。城市应该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城市病”频发。必须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遏制住土地无限扩张,大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和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绝非简单的“造城运动”。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摒弃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稳扎稳打走好转方式、调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