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农业政策

2017安徽省“十三五”种植业发展规划(全文)

2017年06月06日 16:08来源: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点击量:0

近日,《安徽省“十三五”种植业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发展粮食产能,合理调优种植结构,推动优质和专用品牌农产品发展,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发展、产业增效、产品安全、农民增收。全文如下:

根据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推进规划(2016-2020年)》,编制本行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十二五”期间种植业主要成就

1.规划目标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是我省种植业发展的黄金期。2015年全省粮食产量707.6亿斤,比2010年增加91.5亿斤,实现“十二连丰”,成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十一五”粮食规划目标圆满完成。

2.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优势产区趋于集中。目前小麦主要集中在沿淮及淮北9市,玉米集中在宿州、阜阳、亳州等6市,水稻集中在长江流域和沿淮13市;油菜种植范围由原先分布沿淮及其以南地区进一步集中到沿江江南;棉花分布由全省范围集中到沿江地区。粮油棉优势产区集中度达到90%。二是粮食主体地位突出。2015年全省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360.2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84.03%。三是低效作物面积缩减。受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市场价格波动和资源约束影响,低效益作物种植面积出现合理调减。其中,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037万亩调减为2015年800万亩,减幅22.85%;棉花由2010年516.5万亩减少到2015年348.75万亩,减幅32.5%。

3.高效经济作物加速发展。一是蔬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食用菌)产量3400万吨,比2010年增长23%,与粮食、畜牧一起构成农业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二是茶产业持续增产增收。2015年全省茶叶面积255万亩,产量11.5万吨,产值85亿元,分别较2010年增长23%、38%和122%。三是水果产业稳步发展。2015年全省水果(不含草莓)种植面积188万亩,总产265万吨,分别较2010年增长17.1%和12.4%。

4.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一村一品”快速增加。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省 “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发展到4500个,其中,国家级专业村镇64个,省级专业村镇514个;全省专业村农民人均收入12958元,专业镇农民人均收入12146元,分别较2010年增81.2%和73.3%。休闲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5全省各类休闲农业企业(点)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756家,营业收入619亿元,带动51.75万户农民收益,分别较2010年增长113%、433%、85%;拥有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个;创建9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20个示范点,3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100个示范点。

5.科技支撑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皖字号”种子企业迅速成长,2015年全省拥有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现代种业企业39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4家,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二是创建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15年全省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97个,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三是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6580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117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6%,比2010年增加11.1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0%,较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

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2015年,全省流转耕地2541.7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1%,比2010年增加1903.9万亩;全省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49家,省级龙头企业931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种植业合作社约2.8万个、家庭农场1.7万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近9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930家;农机和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8万个。

表1     “十二五”种植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二)“十三五”发展机遇

1. 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利。“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将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我省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规划涵盖我省淮北地区,建设中部粮食生产基地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我省作为重点地区将继续得到国家支持。我省正在实施的“4105”行动计划、技术创新试点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和合肥经济圈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为种植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农业发展后劲增强。党中央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注重提高竞争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为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化格局中,“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实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我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扩大经济总量,全省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为“十三五”种植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种植业生产由过去的保全部、保所有向保重点、保口粮转变,这为种植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空间,各级政府公共资源将更多地投向农村,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将更多向农业集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将惠及更多农民。

3.农业科技和信息支撑日益坚实。不断深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中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物联网、智能装备、DNA生物记忆卡等一批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实施,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业态应运而生,内在动力持续增强。特别是信息技术进入大数据时代,决定了在未来资源的数据化和数据资源的拥有、利用成为决定发展速度、竞争成败的最大资源。

4.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随着农村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激发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活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产业化联合体逐步成为现代种植业发展的生力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将为新一轮科技推广应用奠定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实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引导城市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进一步完善产业化链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十三五”面临挑战

1.农业资源制约问题较为突出。我省人均耕地0.9亩,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1%,人均水资源量1203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区,沿淮淮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400立方米,只有全省人均的三分之一,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较大制约。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增、地减、水减”趋势仍会继续,资源条件对农业发展的约束越发突出。

2.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总体较弱。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目前全省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263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2%左右。淮北地区砂姜黑土面积2487万亩,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76.7%,土壤适耕性差,多为中低产田,加之该区域降水时空不均,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旱涝灾害交替发生。江淮丘陵区约1/4稻田位于三级以上提水灌溉区,靠天吃饭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难以满足现代种植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由于现阶段种植业生产分散性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完善,造成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推进品牌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任务艰巨。

4.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受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天花板”和生产性成本上升“地板”双重挤压,种植业生产效益提升空间收窄,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降。未来一个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种植业面临着价格难升、补贴难增、成本上升的约束,农产品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将更加激烈。

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必须主动作为、顺势而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种植业绿色发展,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以粮食绿色发展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实现“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农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底线思维,保障粮食安全。牢固树立粮食生产不滑坡、耕地不搞农转非的底线,合理配置资源,优先发展水稻和小麦口粮生产,实施绿色发展,确保我省粮食产能稳定。

——坚持创新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树立大市场理念,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树立大农业理念,积极开发种植业多种功能;树立大科技理念,推进“种、机、技、信”配套、产学研推协同,引领种植业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提质增效。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与环境承载的关系。依托产业、区位、市场、资源等因素,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将种植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竞争优势。

——坚持市场导向,促进效益提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流通链条带动种植业生产,运用市场的办法指导和组织种植业生产。运用市场“倒逼”作用,推动生产要素向有前景的领域和新兴产业集聚,拓展种植业发展的广度深度,延长种植业全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改革发展,培育区域特色。围绕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主体培育、项目投入等,深化农村改革。遵循种植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因地制宜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和品牌农业。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稳定发展粮食产能,合理调优种植结构,推动优质和专用品牌农产品发展,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发展、产业增效、产品安全、农民增收。

表2   “十三五”期间种植业规划主要目标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