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农业快讯

岳池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农业局部分)

2017年11月22日 16:03来源:岳池县人民政府点击量:0

岳池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农业局部分)

一、培育新型经济形态

1、农业物联网

充分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大宗粮食和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人-机”一体化的大田物联网测控体系,在设施农业领域大力推广温室环境监测、智能控制技术和装备,重点加快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普及应用,大力推广水稻智能催芽、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航空施药和大型植保机械等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加快发展精准农业。2017年,建立农作物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到2020年建设农作物标准化种植基地4个。

加快建立以农作物品种DNA身份鉴定制度、标签标示信息代码制度和种子委托生产代销备案制度为基础的种子生产、经营、流通可追溯体系,全面提升种业数据采集、分析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以猪、牛、鸡等主要畜禽品种的规模化养殖场站为重点,加强养殖环境监控、畜禽体征监测、精准饲喂、废弃物自动处理、智能养殖机器人、网络联合选育系统、智能挤奶捡蛋装置、粪便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等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应用。2017年,建立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2个,到2020年建设农作物标准化种植基地6个。

加快渔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在水产养殖重点区域推广应用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水产类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升降控制等信息技术和装备。2017年,建立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1个,到2020年建设农作物标准化种植基地3个。

2、农产品网络销售

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管理信息系统,探索建立粮食烘干、果蔬贮藏、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初加工设施大数据平台,加强农产品产地贮藏、加工情况监测。加强产地预冷、集货、分拣、分级、质检、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支撑。组织开展电商产销对接活动,推动农产品上网销售。2017年,组织开设名优农产品网店10家,到2020年建设大型农产品物流市场1个,织开设名优农产品网店30家。

二、提质增效推动转型升级

1、推进经营方式转变,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扩大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联合社+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大户)+农户+基地”、“农民经纪人+农户+订单”等多种经营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农业主体的扶持力度,2017—2020年,每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20户、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到2020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00户、家庭农场发展200户、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0家。

2、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宽农业发展空间

突破就生产抓农业思路,依托优质粮油、蔬菜等产品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一是立足岳池农业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到2010年,建成年加工20万吨大米加工厂2个、年加工蔬菜2万吨的泡菜厂2个、年加工油菜籽3万吨以上植物油厂1个、冷库烘干房150座,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83.68亿元。二是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易田等电商平台合作加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2017年,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易田合作开设农村网店100家,建设万村千乡工程市场200个,建冷链物流队伍25个,建成占地30亩的田头市场2个。到2020年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易田等合作开设农村网店300家,建设万村千乡工程市场300个,建冷链物流队伍100个,建成占地30亩的田头市场10个。三是积极推进农旅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农民新村,通过办节、办会、游园等方式,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康养健身等农村旅游服务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举办樱花节、蜜柚节、李花节、葡萄节、山地自行车赛等节庆活动。2017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方略,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化、标准化、市场化、信息化、组织化、社会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以“产业兴园,品牌兴农”为根本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效益为中心、园区为平台、产业为抓手、农民为主体、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设施创新、机制创新和品牌创新,加速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切实推进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体化服务、现代化管理,为全县、全市、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示范样板。

依托乔家、朝阳现有产业基础,东向石垭(红庙)、大石、镇龙延伸,北向九龙拓展,形成30.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万亩核心示范园区,25.5万亩拓展区),届时将岳池现代农业园区建成成渝经济区较大的集特色农业产业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物流基地、农业技术市场、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养老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努力打造川东北无公害(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加工和物流基地。

到2020年,在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一园三片五区”。一园:指岳池县三安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涉及乔家、朝阳、九龙、石垭、大石、镇龙等6个乡镇37个村,幅员面积30.5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5万亩,示范带动25.5万亩。三片:指三个产业核心示范片,一是三安蔬菜产业综合示片,布局在乔家、朝阳、九龙等乡镇,依托三安农业联合社现有产业基础,提质扩面,打造新型农民培训基地2个、新建年加工能力10万吨泡菜加工厂2个、贮藏能力5000吨气调保鲜库1个、冻库3座,配套建设分级包装、新品种试验、新技术示范、休闲体验采摘观光等,示范片面积2万亩;二是粮经复合高产高效示范片,在九龙、朝阳、石垭、大石等乡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粮经复合产业2万亩,并在该区建年20万吨加工能力优质大米加工企业6个,米粉加工企业2个,菜籽油加工厂1个,形成农产品加工园;三是经果林立体农业发展示范片,布局在石垭、大石、九龙等乡镇,利用二台地、山地,大力发展水果等特色经果林,并实行立体开发,利用玉屏湖珍稀林木和独特的自然乡村景观,农旅结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片面积1万亩。五区:指五个功能区,一是在九龙、朝阳、乔家,依现有三安设施蔬菜、新品种示范、基地农家乐、旅游设施等,发展体验观光农业区0.2万亩;二是依托石垭玉屏湖珍稀林木、紫山药、血橙基地,重点农旅结合区0.2万亩;三是在石垭、九龙等乡镇将园区内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轮作,田坎、庭院综合利用,发展高产高效粮经复合区2万亩;四是石垭、九龙,利用粮经主产区优势,将期建成农产品加工基地;五是在乔家、朝阳蔬菜主产区,依托三安联合社,建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综合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新设备、新机制。

4、培育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

加快完善“三品一标”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严格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管理,加大证后监管力度,提升“三品一标”品牌社会公信力。到2020年,主要食用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害化生产,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稳定在50个以上,其中,种植业“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面积占种植业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三、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

(一)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以规划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以投入为保障,围绕优质粮油、柑桔、蔬菜、生猪四大主导产业和优质干果、特色小水果、名特水产、优质小家禽、中药材、蚕桑六大特色产业,不断强化贫困地区产业基础条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批“互联网十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大力推进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网上销售。努力开拓产品市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向产前产后延伸,构建产业基地、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产后商品化处理、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条,实施乡村资源景观化工程,充分利用农业园区、森林景观、乡村聚落、水利风景等各类乡村资源,创建一批乡村类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品牌。

到2017年,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4万亩、林业基地1.84万亩,年新增出栏生猪3.12万头、小家禽27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8910亩,农民合作社达到132个,家庭农场达到30个,技能培训7850人(其中:农民职业培训1250人,劳务培训6600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95%以上。兴办农(林)产品加工企业2家。形成1个以上不同层级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点),打造10个特色旅游村。在20个贫困村共建32个农家店,80个贫困村共建80个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到2020年,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5.5万亩,林业基地3万亩,年新增出栏生猪4.81万头、小家禽45.39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800亩,农民合作社达到224个,家庭农场达到50个,技能培训11000人(其中:农民职业培训2000人,劳务培训9000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98%以上。农(林)产品综合加工率达50%以上,其中优质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加工率达80%以上。形成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个,精品村寨6个,培育星级农家乐、休闲农庄、养生山庄等特色业态10个。

(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2017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具体实施重点:调整田土型1.6万亩,新建排灌系48千米、渠系建筑物358座,新建蓄水池25口、囤水田52亩,整治山坪塘27座、石河堰2座、提灌站1座,新建机耕道5.2千米、生产便道36千米,推广农业新科技2.5万亩。

2018-2020年建设高标准农田7.5万亩,具体实施重点:调整田土型3.7万亩,新建排灌渠系135千米、渠系建筑物1051座,新建蓄水池63口、囤水田156亩,整治山坪塘76座、石河堰5座、提灌站2座,新建机耕道12.7千米、生产便道110千米,推广农业新科技7.5万亩。

(三)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1、生态建设

2017年,在翠湖、玉屏湖、红星水库、五排沟水库等水系周边3公里范围内种植柑桔、桃、李、梨等水果5000亩。2018年-2020年,在广南高速、广遂高速、南渝高速,广岳大道、广南铁路等交通要道新发展、柑桔、桃、李、葡萄等水果25000亩、高换改良品种5000亩。

2、生态环境保护

以“二减一控一提高”(即减少农药和不合理化肥施用量,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奋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三诱”(灯诱、色诱、性诱)以及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组建植保专业合作社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新增植保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20个,总数达到50个,日作业能力达6万亩。二是着力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开展个性化测土服务,建立农户测土档案,搞好肥料配比、施肥方法和效果验证试验,确定不同肥料品种适宜的施用方式。到2017年在44个乡镇(翠管会)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万亩次,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为30万亩次,肥料利用率提高2-4个百分点、达到35%左右,推广使用有机肥1万吨;到2020年在44个乡镇(翠管会)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0万亩次,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为45万亩次,肥料利用率提高2-4个百分点、达到40%左右,推广使用有机肥2.5万吨。三是努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由于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探索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新方法、新模式。2017年在引用水源保护区域、场镇周围及高速公路、铁路沿线乡镇推广秸秆还田10万亩,全县秸秆还田率达到65%以上,重点区域内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同时配合乡镇搞好秸秆野外禁烧工作,到2020年全县秸秆还田率达到75%以上,重点区域内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四是加强废弃物回收及处理。因地制宜建设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将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和地膜、塑料等废弃物集中分类收集、处理。到2017年实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和地膜、塑料等废弃物的回收率达50%;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和地膜、塑料等废弃物的回收率达65%。

3、污染防治

统筹考虑环境保护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实行区域和总量双重控制,全面规范养殖行为,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2017年,关停、搬迁、拆除禁养区内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小区,全面完成限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综合治理,限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废水处置率达100%,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到2020年,全面完成适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全县范围内实现畜牧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和人文等方面的协调跨越式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下,基本实现“绿色、富裕、和谐”的农村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循环型畜牧生产。

2017年投入704万元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新村集中供气工程4处,到2020年投入2020万元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5处、新村集中供气工程20处。

(四)补齐农产品质量安全短板

1、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加强农药执法监督检查,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施药器械和植物源、生物源农药,到2017年,全县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单质化肥使用量在2015年的基础上降低5%,农作物绿色防控统防统治面积达17万亩次,辐射带动面积达40万亩次;到2020年,全县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单质化肥使用量在2015年的基础上降低20%,实现农药减量增效、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农作物绿色防控统防统治面积达35万亩次,辐射带动面积达60万亩次。

2、科学划定畜牧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

严格按照《岳池县畜禽养殖业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方案》(岳府发〔2010〕45号)文件要求,对新建规模养殖场实行严格的审批备案,一律不得在生活饮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及附近新建规模养殖场。2017年,全面开展“洁净水”工程,对县域内全民水库及西溪河流域、长滩寺流域、渠江流域等主要流域和翠湖、大高滩水库、红坡盖水库等库区沿岸禁养区和限养区内不得建有规模养殖场。加快畜禽养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适养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能力。到2020年,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优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及其污染防治设施的布局,一律不得在饮用水水源地、河流、城市和城镇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域规划建场。

3、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努力减少由于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2017年在引用水源保护区域、场镇周围及高速公路、铁路沿线乡镇推广秸秆还田10万亩,全县秸秆还田率达到65%以上,重点区域内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同时配合乡镇搞好秸秆野外禁烧工作,到2020年全县秸秆还田率达到75%以上,重点区域内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加强废弃物回收及处理,因地制宜建设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将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和地膜、塑料等废弃物集中分类收集、处理。到2017年实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和地膜、塑料等废弃物的回收率达50%;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和地膜、塑料等废弃物的回收率达65%。在畜禽粪便使用方面,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生物资源与粪便利用资源化;在畜牧产业链延伸和深加工上,实行清洁生产,优化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拓宽畜牧产业领域。加速畜牧产业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积极配套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生态能源模式。大力开展畜禽养殖的生态化处理,提倡畜禽粪便作有机肥使用,有效控制和治理畜牧产业面源污染,确保畜牧污染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7年,坚持畜牧业布局与种植业发展相结合,积极引导业主在养殖场规划选址时预留相应规模种植用地,发展“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循环农业,消纳沼液,达到减少污染目的。通过建设农田渠系、滴灌管网等设施把沼液还田和粪便做有机肥用于种植业,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双赢。到2020年,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以建设沼气池为重点,全面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改善养殖条件,切实转变生产方式,逐步实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4、强化农产品生产全程控制

以标准为尺度和基础,以产品和环境检测为手段,以标准化安全生产为主体,以过程控制为重点,以农业投入品安全合理使用为关键,从生产源头抓起,结合产前产地环境检测、产中标准化生产、产后产品检测和标识管理,形成农产品标准安全技术体系和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实现从田间(或围栏)到餐桌并涉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到2020年,制(修)订蔬菜、水果、食用菌等27个主要优势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个、2.5万亩,建立市级及以上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以上;每年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7万亩。建立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畜禽屠宰企业、收购储运企业、经纪人和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建设信息化监管档案和监管信息平台。建立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诚信档案制度及购销台账制度,健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索证索票制度。建立农业投入品生产记录、质量承诺和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严格落实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兽)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规定。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利用实验室检测及快速检测装备,加大对进入我县市场的农产品的抽检和查处力度,2017年,实验室抽检240批次以上、快速检测300批次以上,2018年至2020年,实验室抽检750批次以上、快速检测900批次以上。

5、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件保障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应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到位。到2020年,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县级监管机构按编配齐工作人员,乡镇级监管机构不低于2-3名工作人员,所有行政村配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健全完善。在检测体系建设方面,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1个、乡镇农残快检室44个、村级农残快检室35个、企业快检室20个,常态化开展定性、定量监测,县级监测不少于600个/月,乡镇不少于60个/月,监测种类涵盖果蔬菌、肉蛋奶及粮油产品,范围覆盖全部乡镇、重点村组和主要种养基地。在执法体系建设方面,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动物卫生监督所、水务综合监察大队配备专职执法人员35人,配齐执法检测设施设备,承担农业执法工作。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选择2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3家超市,投资100万元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对生产过程实施全程信息化管理,产品上市前,利用农药残留速测仪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的产品打印产品批次条码(二维码),通过产品批次条码追溯到企业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方面的信息记录体系和生产单位基本情况,形成全程质量追溯链条。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应用建设方面,投资100万元建立农业投入品经营户、农产品生产经营户监管名录,开展农业投入品经营者“从自己做起,向社会提供放心农资”、农产品生产者“依据相关技术规程生产、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经营者“不出售有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等承诺活动;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红黑榜制度,按生产经营者失信黑榜管理和守信红榜管理的条件将红黑榜名单归集到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发布诚信“红黑榜”后,按程序将发布数据报送市人民银行信用信息中心,录入全市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大食用农产品在销售环节的各项专项整治活动。2017年,开展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3次以上,2018-2020年,开展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10次以上。

四、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

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着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形成有效维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试点先行、由点及面、分类实施、分步开展。对于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按照中央已有部署,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目标是构建物权保护制度。对于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将其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作为成员参加集体收益分配的依据。这项改革主要是在有经营性资产的村镇,特别是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开展。对于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效运行管护机制,确保为农民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

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以改革为动力,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推进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分离,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绿色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每年新镇土地流转面积10000亩。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