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聚焦三农

仙桃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7—2019年)

2017年12月28日 11:02来源:仙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点击量:0

仙桃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7—2019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崛起、加强关键性领域改革等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稳健较快可持续发展,结合仙桃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提出的“仙桃要争当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示范”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引领、开放支撑、创新驱动,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创发展新优势,努力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产业中高端升级、供需高水平均衡,力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省前列,发挥示范作用,为推动仙桃绿色崛起、建设水乡田园城市提供强大经济支撑。

二、基本原则

——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行业垄断、市场壁垒、地方保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又让政府更好而不是更多地发挥作用,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准确把握和处理好立足短期与着眼长期的关系。既立足当前,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集中力量攻坚“去降补”、振兴实体经济等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好当前突出矛盾问题;又着眼长远,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构建长效体制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挖掘培植中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准确把握和处理好敢做减法与善做加法的关系。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标尺,既淘汰竞争力弱、市场需求不足的高耗低效产业,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为经济发展留出新空间;又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发展“四新”经济,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

——准确把握和处理好供给发力与需求给力的关系。坚持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两端发力、双管齐下,既把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拓展供给领域,提升供给品质,丰富供给内容;又适度扩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投入,培育消费升级新增长点,实现供需匹配、动态平衡。

——准确把握和处理好扩大总量与盘活存量的关系。坚持外引与内培并举、存量与增量并重、扩量与提质并进,既引进和培育更多更强的市场主体,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全力做大做实经济发展底盘;又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准确把握和处理好改革深度与发展速度的关系。既敢啃硬骨头,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又不搞一刀切,尽量控制和减少阵痛,妥善处置企业债务,严密防控社会风险,做好人员安置、民生改善、社会托底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相统一。

三、主要目标

1、“去降补”取得明显成效。力争通过3年努力,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显著提高,建立起与水乡田园城市相匹配的供给体系。到2019年底,消化商品房库存15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控制在10-12个月以内,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僵尸企业基本实现市场出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及节能降耗考核目标任务;各级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规模,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民间融资潜在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为企业降低直接成本2.5亿元,企业税费负担逐年下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改善升级。

2、农业供给体系优化升级。力争通过3年努力,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供给能力、产业体系、科技实力、市场主体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成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农业强市。到2019年底,基本建成百万亩富硒产业基地,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000亿元,农产品由低端供给向中高端供给转型升级,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实现突破,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农业基本建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废弃物治理取得实质进展,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市80%以上的农户通过利益链条联结起来。

3、实体经济增量提质发展。力争通过3年努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市场竞争力、创新驱动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步明显提升。到2019年底,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400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80亿元,税收过亿元企业达到10家,过千万企业达到5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规上企业达到500家,力争打造1个千亿产业集群。

4、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扩张。力争通过3年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加速扩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到2019年底,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达到150家以上,其中收入过50亿元企业1家。

5、关键性领域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力争通过3年努力,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仙桃绿色崛起的体制机制更有活力更高效率。到2019年,“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执法”“一把扫帚扫到底”“一个口子整合财政资金”等一批特色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仙桃成为中部地区体制机制最畅、投资环境最优、发展动力最足的城市之一。

四、重点任务

1、纵深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综合运用改革、市场、法治等办法,灵活采取兼并、重组、破产等手段,加快推进不良资产盘活重整和坏账核销,妥善处理好“僵尸企业”和空壳企业。对长期经营亏损、自身无力解困的企业,创造条件推进战略重组,盘活闲置资产,淘汰落后产能,有效化解企业债务。对市场前景好、但资金链比较紧张、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建立风险化解机制,做到不抽贷、不压贷。(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

强力化解房地产库存。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及“仙十条”等利好政策,重点加大商业用房去库存力度,提高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鼓励农村转移人口购买城市商品房,充分释放群众住房消费需求。加大房地产市场管控力度,对城中村改造一律不批、城区过渡房建设一律禁止、自住房一律严控、“两违”项目一律拆除、老城区房地产开发一律停止,坚决遏制“不良增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责任单位:市房产局)

极力消除金融杠杆。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支持优质企业主板上市,引导更多中小企业登陆“新三板”“新四板”及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逐步降低问题企业资金“输血”比例,引导更多资金“脱虚向实”流向实体企业。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督促金融业企业改进杠杆管理,强化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责任单位:市财金办、市财政局、市人民银行)

着力降低企业成本。全面推行“营改增”,落实小微企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税费成本;开展“春风行动”,加快“机器换人”,降低用工成本;扩大重点企业“直供电”范围,推进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降低用电用地成本;加快市保税物流中心、江汉货运铁路仙桃段、仙桃港等建设,引进船贷、货贷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及大型物流仓储公司,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争取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支持,帮助重点企业“过桥”续贷,降低融资成本;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联姻,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降低创新成本。(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供电公司、市商务局、市财金办、市科技局、仙桃海关)

全力补齐发展短板。全面落实“1+9”行动方案,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力争贫困村有1-2个特色产业、贫困户有稳定收入来源,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加快推进仙桃城际铁路、沪渝高速排湖互通、陈场至沙湖南部快速通道等重大设施项目建设,推进泽口灌区续建配套、中小河流整治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城乡水厂扩容提质、110千伏输变电全覆盖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大力开展环保专项整治,打响大气、水体、土壤“三大战役”,补齐生态治理短板。(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市城投公司、市供电公司、市水务局、市环保局)

2、高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结构调整提质效。加快农业供给结构调整,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供给质效,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实施百万亩富硒产业基地开发工程,建设荆楚富硒粮仓,打造中国富硒农都。调优调顺水产、畜禽、蔬菜等优势产业布局,打造一批高产高效、优质优良的特色板块基地。重点从品牌创建、资金投入、科技支撑、土地流转等方面,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先锋力量。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销售、运输、消费等各环节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粮食局、市水产局、市食药局)

产业融合促升级。聚焦千亿农产品加工大市目标,引进培育一批产值过10亿元的加工龙头,不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经营、转化增值水平。以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为契机,推广“农业+旅游”,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打造一批观光农业产业带,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大力推进“电商换市”,做大做实农产品电商平台,推动休闲旅游产品、优质农产品等“触网”流通,以线上品牌营销带活线下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旅游委)

绿色生态美城乡。深度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抓好农村养殖污染整治和农村清洁工程,恢复仙桃生态鱼米之乡风貌。深入推进“绿满仙桃”,重点围绕“一核二带三路四道五区”等区域,新增造林面积30万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各镇打造1-2个美丽乡村试点样板。大力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

改革创新激活力。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强化科技惠农实效。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快组建仙桃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确保涉农投入适度增加、效益最大发挥。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大力推进“两镇一带一区”试点建设,重点支持彭场镇打造“湖北第一镇”。(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城投公司)

3、着力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崛起。

强化主导产业集聚。坚持以量奠基、以质为帅发展导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动食品、非织造布、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延伸高端链条、扩张先进产能、放大品牌效应,不断壮大集群规模,力争到2019年底,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量80%以上,力争打造1个千亿产业集群,建成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加工研发基地、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食品产业基地、华中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坚持规范引领、错位发展,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向高新区集聚,同类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配套产业向工业小区延伸,着力构建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设施集约、税收集成的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镇办场园区)

强化企业主体培育。聚焦主导产业,突出招大引强,力争每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在引进战略性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推动重点企业通过扩规提能、科技创新、兼并重组、上市融资等途径做大做强,支持健鼎电子、恒天嘉华、绿色家园等加快建设百亿企业,培育一批十亿级、五十亿级的龙头企业,夯实绿色崛起的骨干支撑。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着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每年新增规上企业5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招商局、各镇办场园区)

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加快推进汉宜线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铁路、华润仙桃火电厂、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推进排湖风景区沔阳小镇、健鼎电子扩规、钛产业园等80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文化体育传媒中心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以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积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打造实体经济振兴新引擎。(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住建委、市交通局、市城投公司)

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开发拳头产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全市所有规上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起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支持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力推动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深入实施品牌强企战略,支持企业创建品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4、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壮大新兴产业规模。瞄准市场消费需求和技术发展前沿,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加速推动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打造引领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力争到2019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达到150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聚焦优势产业发力。生物产业要加强与武汉协同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疗器械等领域,建成中部地区生物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新材料产业要以新型功能材料技术创新为重点,建成全球有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环保新能源和循环经济产业要依托神雾热能、天合光能、格林美等龙头企业,抢占行业细分领域制高点;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要加快推动新型元器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发展壮大,建成华中地区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临港临空产业要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器制造与维修、飞行培训、航空物流、航空救援等低空产业,打造南方最大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每年遴选具有引领性、支撑性和带动性的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带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加快仙桃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统筹推进“一区六园”建设,打造“百亿园区、千亿总量”产业高地。加快推进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仙桃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市场扩张性强的大企业。加快钛产业园建设,打造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钛产业基地。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构建覆盖全域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高新区管委会、相关镇办)

加强政策服务保障。引导仙桃协同基金、交投仙桃产业基金等,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重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强化金融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引进、培养和造就,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申请与审查制度,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的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财金办、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

5、持续推进关键性领域改革。

更大力度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精简审批项目,创新审批方式,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打造审批制度的4.0版。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组建综合执法局,减少执法层级,优化执法力量,解决职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深化“红顶中介”专项整治,稳妥推进中介机构脱钩改制,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市场。(责任单位:市改革办、市政务服务办)

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力争PPP模式项目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多层次发展城投债、交投债、高新债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对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与省交投合作成立仙桃子基金。完善项目资金整合统筹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扩大市场化运作范围。整合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政府采购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办、市住建委、市城投公司、市财金办、市财政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积极承接湖北自贸区辐射效应,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加快建设仙桃保税物流中心,实现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监管法治化,着力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用好仙桃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创新服务示范基地等开放平台,用活国家和省市支持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体系,打造内陆开放新标杆、新高地。(责任单位:市改革办、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五、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做好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问题研究和重大事项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由市发改委、市委农办、市经信委、市住建委、市财政局、市财金办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单位协调联络制度,及时收集、会商研究、共同解决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推进机制。

2、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统筹部署与精准施策相结合,加强总体设计和系统谋划。牵头部门要根据本方案所列各项任务,列出“任务书”、排出“时间表”、划定“路线图”,形成我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政策体系。专项行动方案由各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推动实施,各责任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具体抓好落实。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工作台账,每季度向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度,确保各项工作推进有序、有条不紊。

3、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以及“两微一端”等新闻媒体,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通过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等形式,对行动方案进行宣讲解读,调动党员干部,特别是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典型推介和舆论引领,及时报道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和实际成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预期,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共同营造良好氛围。

4、严格检查督办。建立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并将工作落实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考核评价范围,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要组建专班,对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情况建立台账、全程督导、定期通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进行挂牌督办、严肃问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