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土地政策>征地补偿

唐山市最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二)

2016年08月25日 11:52 来源: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

(十二)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推进以港口为龙头,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骨干,以普通干线公路和普速铁路为基础,以民用航空、邮政运输为补充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区域性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成京津冀东北部交通运输中心。主动对接京津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全市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基础建设,增加支路网密度。推进京秦高速、唐廊高速建设,谋划京曹、唐秦高速建设,密切综合交通系统与主要城区、中心城镇的通畅连接;加快京唐城际铁路,唐曹、水曹、汉曹铁路及唐遵和七滦铁路建设;加强唐山三女河机场与航空公司、旅游公司合作,适时增开热点航线,积极推进曹妃甸区、迁安市、国际旅游岛通用机场和宏升公务机基地、南湖起降点的谋划建设;加快推进曹妃甸港区开发建设,开设近洋干线航线,促进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

四、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

(十三)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产业、交通、生态环保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深化与京津全方位合作,努力把唐山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加强协同发展平台建设,重点打造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港经济开发区四大综合性承接主平台和20个个性化承接分平台。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着力加强产业升级转移、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对接与合作,为协同发展起到支撑、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社会领域深入合作,围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破除制约协同发展和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产业合作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十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按照“绿色、高端、集约、高效”的发展方向,推进技术、产品、管理、组织结构和业态模式创新;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谋划实施一批转方式、调结构的大项目、好项目;化解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淘汰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推进“唐山制造”向“唐山智造”转变。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比较优势和现有基础,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把我市建成环京津乃至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制定实施服务业振兴赶超计划,着力构建产业链条完整、覆盖领域广泛、业态结构优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十五)优化产业布局。坚定不移地实施沿海开放带动战略,推进沿海、城市和县域三大经济板块协调发展。沿海经济坚持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协调推进、率先发展,积极打造综合贸易大港。加快临港产业聚集,加强港城建设,确保沿海增长极板块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城市经济以建设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高端生产要素为支撑,加快构建开放、协调、共享的城市经济形态,重点在特色园区建设、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互联网产业、增加市场主体上实现“六个突破”。县域经济要依据各自主体功能特点,打好“沿海”“京津”两张牌,坚持“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突出特色”的原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到2020年,争取更多的县(市)进入全省十强、全国百强。

(十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品牌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建设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区和高产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区,不断壮大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品、苗木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打造环京津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抓好玉田县、曹妃甸区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争创10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开展山区综合开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整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保险支持农业机制,搭建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十七)营造创业就业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均等化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创业就业能力。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创业就业帮扶力度,充分运用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政策性金融服务、小额贷款担保等手段,激励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创业,为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创建充分就业城市。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大力实施低收入群体增收行动计划,增强城镇创业就业吸纳能力,使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

五、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服务管理水平

(十八)发挥城乡规划引领作用。按照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做好城市总规修编、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把各种先进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开展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工作,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突出规划好城市生活、公共、产业“三个空间”。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公开公示制度、规划督察员制度、责任规划师制度,严格实行规划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保持城市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形成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管理机制。制定城镇规划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将城镇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的考核和离任审计,加强地方人大对规划实施的依法监督。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对城镇规划管控的技术支撑。

(十九)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加密支路、步行和自行车网络,畅通进出城市通道。加快停车场、换乘枢纽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积极谋划实施城市轨道交通,推进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改造现有城镇供排水设施,推进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雨水回收、再生水利用及配套管网设施建设。对现有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存量垃圾治理、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天然气管网建设,建立多气源的城市供气体系。加快城市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统筹各类地下设施、管线布局,加大地下管线投资,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绿地、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设施等建设。健全城镇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城市抗震、排涝、防洪、消防等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生命通道、避难场所建设,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二十)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健全和完善城镇公共设施配置标准,根据城镇功能和人口数量,统筹布局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养老、文化、体育、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免费开放文化、体育、休闲等公共设施,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经费投入,保障社区居委会工作和服务用房,推进多功能、集成化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优化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合理配置中小学和幼儿园资源。加强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服务网络。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达标工程,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全面开通“12319”便民服务热线,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全民城管模式。创新公共服务供应方式,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扩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规模,实现供给主体和方式多元化。

(二十一)严格建筑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唐山市落实建筑工程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实施办法》,构建以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为核心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强化招投标监管,合理控制施工工期,落实质量处罚制度。加强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质量行为和工程质量的监管。严格执行施工安全主体责任制,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加快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效能。建立完善建筑方案设计专家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和尊重规划建筑师的作用和创作成果。

(二十二)提升城镇管理效能。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推进城镇管理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和法治化。转变政府职能,鼓励社会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实行建管并重,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条件成熟的镇建立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推行公用事业服务标准化,建立公开、便民、高效、规范的服务机制。开展城镇环境容貌综合整治,建立精细管理长效机制,使城镇面貌干净、整齐、有序。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电话
    免费获取合作资料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美国优质土地都在这里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