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农业政策

天水市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2)

2016年12月09日 09:24 来源:天水市政府门户网站

(五)补短板。加快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物质装备条件,着力补齐农业科技、信息、投入等关键短板,优化生产体系,破解农业生产力提升瓶颈制约。

1.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扶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补助资金,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GB/T30600—2014)》要求,集中开展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农田林网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禁止擅自将耕地“非农化”。加快城区引洮供水、清水县城区供水、秦安小湾河水库、张家川富川水库、秦州关峡水库等工程建设进度,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果。抓好“五小”水利工程+特色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落实好抗旱应急水源、引调提水和小型水库工程建设任务,增强旱区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加大农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装备投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防控能力。(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扶贫办、市气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加大关键技术创新力度。发挥科技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农业创新项目,统筹各环节间、产业链上下游间协同创新,组织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大协作、大联合,力争在农林产品品种培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及节能减排等重大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支持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创业服务平台,将其建成主导产业集聚的先行区、新型经营主体孵化的实验区、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的示范区。发挥种业创新在农产品供给中的先导作用,支持种业企业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广适、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支持航天育种示范推广,开展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技术模式攻关,遴选推介区域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集成应用已有成熟技术。加强畜禽新品种培育、品种改良攻关和养殖模式创新,扶持畜禽产品加工技术升级创新。(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农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3.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打造“三农”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通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广成熟可复制物联网应用模式,发展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智能农业,推动种养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全过程信息化。加快信息化对传统生产模式、产销关系的提升改造,完善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防控体系。实施“金农”工程二期,整合涉农部门信息资源,加强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造包括农业生产导向、产业发展分析、市场供求预警、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重点加强农作物种子、农药监管追溯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农业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工信委、市供销社、市气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4.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创新财政支农方式,逐步扩大担保、贴息、基金、风险补偿,以及公私合作、购买服务、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资金规模,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深入实施扶贫互助资金“双助贷”工程。拓展天水农业龙头企业信贷担保公司服务职能,形成以省、市、县三级政府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龙头,商业性担保和民间相互担保为两翼,多层次担保、联保、互保和再担保协调发展的农业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探索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有机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打造覆盖全部产业链、保障各个风险点、提供多层次保额的“三农”组合保险产品框架,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提升农业金融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市扶贫办、市工商局、市保险行业协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促融合。以完善农业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模式创新为动力,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电子商务、创意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实施“一十百千”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性家庭农场创建行动,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向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二三产业拓展。通过2-3年努力,培育2-3家上市农业龙头企业,建设10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100个以上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扶持发展60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400个示范性家庭农场。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和市场营销体系,创新“公司+N+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供销社改革,实行社企分开、双线运行,推动供销合作社与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对接。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科研院校成立产业联盟,带动技术、物资、资本、人才向农业全产业链聚集,催生农业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订单生产、直供直销,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扶贫办、市供销社,各县区人民政府)

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大型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扶持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产品分级、清洗、精选、打蜡、包装、烘干等初加工服务,让农民从初加工中分享更多收益。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10大省市级农业示范园区集聚,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适应市场各层次消费需求,优先支持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产品精深加工和马铃薯主食化,着力开发中高端系列化精深加工农产品。(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扶贫办、市工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3.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体育、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开发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休闲服务项目。强化休闲农业规划引导,推动休闲农业向集群分布、集约经营转变。积极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创建,结合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依托旅游景区(点)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色的景观旅游村镇和休闲农业知名品牌。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抓好休闲农业特色村、星级户、旅游精品线路的创建与推介,积极开展国家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创建活动,打造一批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体育竞技、户外运动等特色化、生态化、本地化的休闲旅游产品,全方位提升休闲农业经营服务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农业局、市委农工部,各县区人民政府)

4.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需求,细化专业分工,创新服务产品,健全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满足农产品供给和农业产业化需求。引导服务领域向产前产后延伸,向农业信息、金融保险和市场营销等领域拓展,加快完善以基层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信息支撑体系、农产品加工服务体系和物流保障体系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农业生产服务平台,重点推进良种推广、农机作业、统防统治、质量检测、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扶持力度,多渠道吸引产业要素投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健全完善农业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形成系列农业服务品牌。(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扶贫办、市政府金融办,各县区人民政府)

(七)可持续。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推动农业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的集约型发展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1.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要求,加快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以三阳川循环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发展农牧结合、产加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集约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落实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粮豆轮作等措施,推进玉米、马铃薯产业和草食畜牧业循环衔接,推广“畜沼粮”“果沼畜”、“菜沼畜”等循环生产模式,推动企业、园区生产小循环和区域产业大循环良性互动。到2020年,全市建成“畜沼果(菜)”循环农业示范基地120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发展改革委、农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2.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天水市灌区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规划(2015—2017年)》,加快推进农业灌溉定额管理和用水总量控制,开展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在麦积区、武山县重点推广膜下滴灌和垄膜沟灌节水技术,两年内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1.4万亩、膜下滴灌技术2.8万亩、垄膜沟灌技术16万亩。积极争取实施高效节水农业项目,深入推进国家级百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全膜双垄沟播、水肥一体化、集雨节灌、深耕深松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加快构建具有天水特色的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3.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因地制宜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探索规模养殖粪污第三方治理模式和PPP模式,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因地制宜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稳步推进沼气集中供气和生物天然气生产试点,鼓励引导沼肥高效利用。开展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微生物腐化和固化炭化等新技术示范,加快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推进马铃薯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综合治理地膜污染,鼓励使用耐厚地膜,加快可降解地膜示范推广,支持企业回收废旧农膜,健全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体系,扶持企业、合作社等对蔬菜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产生的尾菜进行资源化利用,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措施,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20年,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0%。(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环保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强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织领导,靠实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配合,定期总结,扎实推进。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二)加强规划引导。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实施相关规划相衔接,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对接,细化实化推进举措,统筹谋划实施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

(三)加强政策扶持。要在继续落实好现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推动新增补贴向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倾斜。整合政府强农惠农资金,优化农业资金投向,调整完善优化农业结构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对优势产区、特色产业、优质产品的扶持力度。落实农业生产设施用地、附属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用地优惠政策,在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探索政府财政性资金与金融资金、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

(四)加强服务指导。要采取政府购买、资助、奖励等形式,引导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科技、人才培训等服务。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精心组织,加强指导,推动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1月29日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电话
    免费获取合作资料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美国优质土地都在这里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