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农业政策

四川加快设施农业发展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

2016年03月17日 15:23来源:四川省统计局点击量:0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对增强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四川设施农业发展,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的有效途径。

  一、四川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四川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设施农业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

  (一)设施农业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

  1、从设施种植业看

  2012年末,四川有设施蔬菜大棚125.5万个,比上年增加30.9万个,增长32.7%;设施蔬菜面积110.5万亩,设施蔬菜产量316.3万吨,占四川蔬菜总产量8.4%;设施瓜果面积18.8万亩,产量37.1万吨;设施食用菌面积约15.7万亩,产量52.4万吨;设施花卉面积11.6万亩。

  2、从设施养殖业看

  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近年来,四川大力实施现代养殖业发展,以生猪、家禽、奶牛、水产品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长足发展,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12年末,四川共有年出栏10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8.5万户,比上年增加0.4万户;有年出栏肉牛100头以上养殖户662户,比上年增加48户;有年出栏羊100头以上养殖户9593户,比上年增加571户;有年出栏肉鸡1万只以上养殖户5484户,比上年增加343户。2012年末,四川省网箱养殖面积91.8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1200立方水体。

  (二)设施农业的类型不断拓展

  1、永久型

  永久型设施主要以养殖业为主。其代表设施是养殖圈舍和池塘。

  2、简易型

  简易型设施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其代表设施是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

(三)设施农产品品种不断增多

  随着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四川设施农业生产所涉及的品种由原来比较单一的产品发展到现在的叶菜类、草莓、瓜类、食用菌、花卉苗木、水果、生猪、牛、羊、禽、鱼、虾等十几个种类的上百个品种。

    



  (四)设施农业效益明显

  依靠传统农业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已无多少潜力可挖。相比传统农业而言,发展设施农业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更多的农民收入。

  据对温室、大棚等设施蔬菜种植户调查:2012年设施蔬菜平均亩产约2800公斤,比四川蔬菜平均亩产高30%以上。亩均总收入约1.5万元,亩均纯收入约0.8万元,比传统蔬菜种植收益高50%以上。据对生猪规模养殖户调查,2012年四川生猪规模养殖场每公斤生猪平均销售价格比散养户高5%左右。

  二、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四川设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设施农业布局还比较分散,总量不够,规模不大,设施不规范,栽培技术落后,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在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上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条件薄弱,设施简易

  土地连片、集中开发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目前四川农村土地比较分散,流转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设施农业较快发展,加之四川部分地方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部分水利工程和设备超期服役、带病运行,保障能力较差,与经济发展特别是设施农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基础条件薄弱,加之资金有限,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多数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有些仅有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比如四川省大部分温室还是钢管装配式日光温室,这种温室起架低,跨度小,采光和保温性能都不太好,而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不利于病虫害防治,也影响了栽培作物的品质。还有农民自行建造的竹木结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只能起一定的保温作用,不能对光、温、气等环境进行有效调控。

  (二)经营主体分散,产业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四川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然有较快发展,但总体经营规模较小, 辐射带动力不强,特别是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分散,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四川设施农业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千家万户随意发展,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测,同时,各家各户的设施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相对增加了交易成本,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设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低,产前、产中、产后衔接不够紧密,龙头加工企业少,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大部分仍停留于一般购销关系或松散的联合层面,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经济共同体。如绵阳市涪城区43户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仅9家,超5亿元企业仅3家,大部分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仅局限在本村或本镇范围内的几百户或一、二千户农民,而带动一方农民致富,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凤毛麟角。同时,设施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自产自销、地头批发居多,难与销区建立固定的供货渠道,使设施农业收益稳定增加受到影响。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四川设施农业产业的升级。

  (三)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

  目前设施农业生产装备投入较大,许多装备只是停留在示范园区内使用,没有大范围推广使用,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未能有效的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优势。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落后,专门用于设施农业的机械化设备还不多,设施农业的设备、技术更新换代缓慢,自动化水平低,大部分劳动量还是靠人工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设施农业效益发挥不够充分。以大棚为例,人工卷一次保温帘,需两个壮劳力,共同连续工作近一小时,而使用卷帘机,仅需几分钟,并且只需按一次电钮即可完成,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而且能够增加光照时间,提高瓜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棚内机械的使用程度也不高。

  (四)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科学技术推广不深入

  现代设施农业技术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现代农民,而四川农民大部分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对政府的扶持政策、设施农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观望的多,主动发展的少,加之懂技术、懂生产的干部不多,缺乏对农民在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宣传和引导,推广科学技术不够深入,也没有在栽培技术上进行系统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加之常年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学历偏低,高中学历及以上的不到20%。由于有知识、有文化的职业农民相对匮乏,导致其对设施农业新技术的使用和管理较为陌生,对设施农业新装备使用维护较为生疏,甚至不愿使用,对新的经营理念了解少,大多凭经验进行设施农业生产,高新技术应用较少。致使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应用、滴灌、膜下暗灌等先进实用技术,很少应用到设施农业生产中去。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离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精准管理的精准设施农业还有较大差距,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影响了设施农业效益。

  (五)市场培育不完善,抗风险能力弱

  随着设施农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地批发市场等配套设施显得严重不足。设施农产品销售大多依靠农民经纪人和小商贩,通过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和产地交易市场、社会中介组织销售设施农产品较少。加之农民信息匮乏,导致了种植品种和种植数量上的极大盲目性。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是按照市场来决定生产情况,而是盲目跟风,结果导致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一些农户担心投资太大,即使靠借贷投资建设了大棚,生产的产品能否销售掉,经济效益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也不确定,从而瞻前顾后,也影响了设施农业发展进程。近年来,四川农业合作组织尽管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也收到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大多数农业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合作社规模普遍较小、实力较弱,带动能力有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一些制约因素。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