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聚焦三农

数说新中国70年农业农村巨变(全文)

2019年11月14日 16:32来源:农业农村部点击量: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业农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做出了巨大贡献。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农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农业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充足、越来越丰富,为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粮提供了充分保障。

粮食综合生产力跨越式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用全球9%左右的耕地养活全球20%的人口,粮食生产实现多级跨越。1949-2018年,全国粮食生产总量从2264多亿斤提高到13158亿斤,增长了4.8倍。其中,2004-2015年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二连增”,2015年以来连续4年站上13000亿斤台阶。同时,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2018年达到每人每年472公斤,较1949年翻了一番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粮食产量已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不仅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跨越,也为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经济作物供应能力显著提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作物供给能力大幅提高。2018年,全国棉花总产达610万吨,油料总产达3433万吨,糖料总产达11937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2.7倍、12.4倍、41.1倍;水果、蔬菜产量稳步增长,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水果总产量达2.57亿吨,较1949年增长213.1倍;蔬菜总产量也增至7.03亿吨,较1995年增长了4.46亿吨。同时,全国棉花、油料、糖料的人均占有量分别由1949年的0.8公斤、4.7公斤、5.2公斤,提高到2018年的4.4公斤、24.7公斤、85.6公斤;水果人均占有量增长更加显著,到2018年达184.1公斤。

肉、蛋、奶市场供给逐渐充足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畜产品供应总体不足,肉类总产才220万吨,禽蛋和牛奶产量更少,均不足100万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5年国家放开猪肉、蛋、牛奶等畜产品价格后,畜产品产量不断攀升,肉蛋奶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截至2018年,肉类总量增加到8625万吨,蛋类产量增至3128万吨,牛奶增加到3075万吨,分别较1949年增长38.2倍、68.8倍、152.7倍,较1978年增长9.1倍、5.7倍、33.8倍。2018年,我国肉蛋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61.8公斤、22.4公斤,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水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特别是1985年之后,我国渔业生产全面高速发展,从1989年起稳居世界首位,城乡居民“吃鱼难”的问题得到解决。截至2018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6458万吨,较1949年增长142.5倍,年均增长7.6%。水产品人均占有量由1949年的0.8公斤增长到2018年的46.4公斤,增长了57倍,人民膳食结构有效改善。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长期保持粮食种植为主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品种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

农产品生产结构逐步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3579.53亿元,较1952年增长245.4倍。农林牧渔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农业总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85.89%下降到2018年的54.11%;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则以年均10%以上高速增长,截至2018年林牧渔产值所占总比重由1952年的14.11%上升到40.73%。经过70年的逐步发展和持续调整,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结构已经形成。

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益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市场机制的带动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格局基本形成,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加快发展。全国已经形成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产业带,小麦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和江苏等省,2018年5省小麦产量合计占全国的79%;玉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南等省(区),2018年7省(区)玉米产量合计占全国的70%;棉花则形成了新疆棉花产业带,2018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84%。畜牧业生产也向区域化集中发展,2018年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新疆、宁夏等7个主产省(区)牛奶产量占全国的71%以上;2018年四川、湖南等13个生猪主产省(区)猪肉产量已占到全国的78%。

农产品品种及品质结构升级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70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主要农产品反季节供应能力、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得到优化。2018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比改革开放初增加31.3个百分点,实现蔬菜周年供应,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每天上报价格的蔬菜品种达三十多个,我国北方居民也实现了从只能储存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过冬,到新鲜菜品全年任意选择的跨越。同时,农产品品质迅速提升,2018年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7.5%,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也达12.2万个。

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和兴建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农业发展基础越来越稳固。

机械化耕种水平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的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数量分别较1949年增长19.1万倍和15.8万倍;农机总动力达到10.04亿千瓦,比1949年增长1.24万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增至69.1%,比1978年提高了49.44个百分点,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

农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灌溉排水条件明显改善,2017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在耕地总面积中占比就超过50%。到2018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2.99亿亩增加到10.24亿亩,增长了2.4倍,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42亿亩。同时,我国采取水利、农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集中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至2018年,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6.4亿亩,约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30%。

农业设施化水平明显提高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设施农业在改革开放之后蓬勃发展,设施农业技术逐渐成熟,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和技术指导,我国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及时空分布的改变起到重要作用。2001-2018年,温室面积从60.77万公顷增至196.37万公顷,增长了2.2倍。

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征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新中国成立70年中,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着眼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农村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改革试验区发挥出了改革“先行军”的重要作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农村改革试验区是根据1987年中央5号文件精神建立的,是中央推进农村改革试点试验的综合平台。上世纪末,全国近30个农村改革试验区围绕20多个试验主题开展了试点试验,取得丰硕的改革试验成果。2009年中央启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共设立了58个农村试验区,截至2018年底,先后承担了226批次试验任务,共有144项试验成果在省部级以上政策文件制定或法律法规修订中得到运用体现,试验区以点带面的作用成效明显。

农村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并逐步扩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农村农业经营模式变化,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5.39亿亩,较1994年增长了近60倍。

农业生产托管实现服务型规模经营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探索推进服务规模化经营,形成了农业生产托管等直接服务农户和农业生产的有效形式,向农民提供自种、流转之外的第三种全新选择,能更好的适应小农户灵活就业和弹性作业情况,具有农业生产成本低、风险低的优势,是当前我国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为13.84亿亩次,比上年增加52.72%。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组织数量达到37万个,比上年增加18.4%。接受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对象数为4630.17万个(户),比上年增加23.33%,其中小农户数为4194.37万户,占服务对象总数的90.5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我国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1.1万家。截至2018年底,全国纳入农业农村部门家庭农场名录的家庭农场近60万家;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逐步建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9.2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7.3万个。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为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我国从2014年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开始,先后开展了四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共确定15个省、89个地市、442个县为中央试点单位,加上地方自主确定的省级试点单位,各级试点单位已经覆盖到全国80%左右的县。截至2019年7月底,全国完成清产核资工作的村已有59.2万个;截至2018年底,超过15万个村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确认集体成员3亿多人,累计向农民股金分红3738.7亿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初显成效。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