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被经典地总结为四句话:“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强化管理权”。感觉农村的土地权利是一片混乱,确权在短期内无法真正执行。更让人惊讶的是,权威报告显示,81.6%的农民并不支持土地确权。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什么这么复杂?
首先,历史上多次政治制度变迁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得非常复杂。农村土地曾经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文革前后改为“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制度,规定土地归集体所有,也就是生产大队和小队所有。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出台了最新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宅基地可有偿转让。
除了政治制度变迁的遗留问题,部分农村土地性质特别,权属不清,比如村小学、医务室、下乡知青用地、林场等等。确权就是要搞清楚,这些权属不清的土地究竟归哪一级所有。搞清楚了,村与村、小组与小组、乡镇与乡镇、村与乡镇、村与小组等等各个主体之间的边界也就搞清楚了。
确权政策落实起来确十分困难。
首先,确权所需费用谁来承担?
落实政策的是地方政府,也就是乡镇府或者镇政府。在穷困的农村地区,基层政府拿不出这笔钱;进一步说,即便政府可以负担此项支出,它有什么理由花自己的钱把本来归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户呢?
其次,农户愿意落实土地确权吗?
学术界的观点多少有一些象牙塔,总是说政府你应该怎么怎么做,然而现实情况总是比论文上发表的要复杂得多。
举个例子,王二狗是王家屯的农户,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过世了。在没有确权的情况下,本来属于大儿子的土地就会收归集体,然后重新分配给别的农户。然而一旦有了确权,这块土地就归王二狗或者他的小儿子。农村本是消息灵通的地方,人人都想着自己身边有一个或者几个王二狗。
土地问题并不只是中国有,在世界各地也很突出。何教授是第三代荷兰华裔,他说荷兰的土地确权花了整整150年才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