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农业快讯

引才返乡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2025年11月24日 15:49来源:土流网点击量:0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引导各类人才下乡服务创业,既是破解乡村“人才空心化”的现实路径,也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核心抓手。从制度壁垒的破除到激励体系的构建,从典型案例的示范到评估机制的护航,一套“引才、留才、用才、兴才”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正在形成,让人才下乡从“单向奔赴”变为“双向共赢”,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制度破冰与政策赋能筑牢人才下乡“强磁场”

人才下乡,政策先行。唯有打破城乡要素流动的制度藩篱,构建全方位的政策激励体系,才能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从人才最关心的资金、发展、安居等需求出发,打出政策“组合拳”。

财政金融支持是引才的“第一块敲门砖”。各地通过设立专项创业基金、提高担保贷款额度、落实税费减免等措施,为人才下乡降低创业门槛。浙江金华将创业贷款额度提升至50万元,财政贴息50%;山东菏泽推行“归雁兴菏”计划,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协调土地与税收优惠,让天厚新材料等企业带动500人就业。针对生活保障,长沙望城区为乡村CEO提供最高30万元年薪及住房、子女入学配套,合肥建立“三级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实现“一人一档”精准服务,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职业发展通道的畅通,则让人才下乡更有“奔头”。职称评定的倾斜政策尤为关键,广东惠州为乡村教师、农技人才设立专属评审通道,不受岗位比例限制;湖北襄阳明确乡村教师任教满20年可直接晋升高级职称,让基层人才的实绩得到认可。同时,“兼职创业”“离岗创业”等灵活机制的推行,允许高校、科研院所人员保留编制投身乡村,为人才流动打开“绿色通道”。

土地与住房保障是人才安居的“压舱石”。四川邛崃推行“点状供地”模式,为智慧农场项目盘活闲置土地,带动9名青年返乡;长沙为E类人才提供最高20万元购房补贴,山东临沂在产业集聚区建设1500套人才公寓,让人才在乡村实现“居有其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同权同价”的改革,则让农村土地资产“活起来”,为创业项目提供用地支撑,也让农民共享增值红利。

典型示范与实践创新,解锁人才兴村“新密码”

政策的成效,最终要靠实践检验。各地涌现的典型案例,不仅印证了政策激励的有效性,更探索出人才下乡的多元路径,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市场化引才模式让乡村治理焕发新活力。长沙市望城区的“乡村CEO计划”堪称典范,面向全国招聘职业经理人的创新举措,让专业管理思维注入乡村。蓝塘寺村CEO杨海亮策划的中秋游园会15天吸引6万游客,带动村民增收40万元;黑麋峰片区CEO邓魁峰推动的农文旅项目,让国庆期间村民收入同比增长50%。这种“行政思维向市场思维”的转变,让村集体收入平均增长300%,彰显了专业人才的价值。

产业融合路径让人才创业有“舞台”。浙江临海“江南·溪望谷”通过6村联建,吸引23所艺术高校设计师驻村,打造“农文旅融合”产业链,接待游客60万人次,创造1450个就业岗位;山东禹城的“共享工厂”提供免费财务、法务资源,吸引1136名能人返乡,创办企业230余家。“互联网++农业”的新业态更让人才如鱼得水,山东禹城韩在锐团队通过直播带货,3个月将本地特产销往全国,带动200余农户人均年增收3500元。

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人才与乡村共成长”。四川邛崃推行“集体资源入股”模式,村集体以基础设施、闲置土地入股项目,让村民获得“租金+薪金+分红”三重收益;浙江绍兴太平山村以1000余亩山林入股黄精产业,村民既参与管理又共享收益。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让人才与乡村形成命运共同体,确保创业成果真正惠及本地。

科学评估与闭环优化:护航政策落地“不走样”

人才下乡政策要持续发挥效用,必须建立“评估—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以客观公正的评估确保政策精准落地,避免“走过场”“一刀切”。

多元评估主体是保障客观性的基础。构建“政府主导+第三方参与+人才与村民反馈”的格局,能有效避免单一主体的片面性。政府部门统筹宏观数据统计,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独立调研,下乡人才与村民提供真实体验反馈,人大代表、纪委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全程监督,形成相互制衡的评估生态。浙江通过“人才码”集成151项服务,既方便人才享受政策,也为评估收集了35万人次的真实数据,让评估有据可依。

科学指标体系是评估的核心依据。指标设计需兼顾“定量与定性”“短期与长期”“投入与产出”,既包括人才增长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硬数据,也涵盖人才满意度、乡村社会认同度等软指标。通过对比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试点与非试点区域的差异,能精准衡量政策净效应。如评估创业成效时,不仅统计项目数量,更关注运营满2年的存活率,确保政策既重“量”更重“质”。

全流程管控与问责机制让评估“长出牙齿”。从评估方案制定、数据采集清洗,到分析研判、结果公示,每个环节都需规范透明。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定量数据,编码分析法梳理定性信息,结合实地核验交叉验证,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建立严格问责制度,对评估造假、干扰评估的行为严肃追责,评估结果与政策调整、资金分配直接挂钩,让政策优化有明确方向。

人才下乡不是简单的“人才下沉”,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生动实践——人才带着资本、技术、理念下乡,乡村则以土地、资源、市场回馈人才。从制度破冰打破流动壁垒,到政策激励解决后顾之忧,从典型示范探索多元路径,到科学评估确保政策精准,这套全链条解决方案,正在让“愿意来”成为共识,“留得住”成为常态,“干得好”成为现实。

当越来越多的人才在乡村找到实现价值的舞台,当乡村因人才注入而焕发新活力,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必将绘就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图景,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根基,让乡村真正成为“大有可为”的热土。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