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河南土地

河南土地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中国第5位、内陆地区首位。那么河南土地多少亩呢?据了解,2016年,河南有林业用地7053.03万亩,森林覆盖率17.32%,林木覆盖率23.77%。全省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5个,总面积1135.4万亩。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管市、5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5个县,省会郑州市,常住人口9532.42万人,居中国第3位。那么河南土地管理法是怎样的?河南土地新政策你又知道多少呢?

发布时间:2011-10-06 17:22:14 文章热度:803
         来源:新华社   记者从林业部门获悉:河南省自2000年开始试点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让全省1573.2万亩土地披上了“绿装”。  据河南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涉及全省18个省辖市的136个县市区,覆盖了全省85%以上的县级单位和90%的国土面积。该工程实施11年来,全省总投资84.5亿元,使1573.2万亩土地披上了绿装,并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4个百分点,达到22.19%。  目前,退耕还林工程区内已初步形成了豫西苹果、豫东梨、豫南板栗、豫北豫西花椒、沙区大枣、沿黄及黄河故道区速生丰产林、城市郊区小杂果等七大基地,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1-03-30 10:37:51 文章热度:826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探索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江湾村是光山县孙铁铺镇的一个普通村庄,因为在河南省的土地流转试验中,探索出了“土地银行”模式,即农民把不想耕作的土地“存”到合作社,收取固定“利息”;想种地的花钱到合作社“贷”地耕作,受到广泛关注。        据了解,江湾村共有2460人,3482亩土地,其中林地1000多亩。村支书江世学介绍,土地流转既解决了大量劳力外出务工、土地大面积抛荒现象,又顺应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土地银行”成立后,首批就“存”地1600多亩,随...[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09-08-18 10:15:53 文章热度:1254
        中新河南网信阳8月18日电  河南省新县充分调动政府、农民、社会三级力量,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正确引导,规范管理,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政策引导,激活土地流转。新县积极宣传《土地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按照“稳制活田”的原则,保护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收益权,杜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擅自截留、扣缴和占用,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今年年初,新县对2008年度全县运行规范、带动能力强的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及78个种养大户给予了奖励。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发展到31个,注册资金3965.4...[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09-07-10 10:15:53 文章热度:1705
        江湾村口竖起了合作社的广告牌合作社发放的存地证和贷地证第一农业大省试行“江湾模式”运行3月管理层全由村干部兼任专家点评规范土地流转模式实验作为河南省光山县江湾村的村长,王绪平显得与众不同——他还有另外一个职务:江湾村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的理事长。王绪平的新职务源自该村的一项土地流转方式改革。今年3月27日,江湾村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挂牌成立——这是河南省第一个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江湾村的村民可以把不想耕作的土地“存”到合作社,收取固定的“利息”;其他人也可以花钱到合作社“贷”地耕作。这种新颖的做法,被外界形象地称为农村“土地银行”。据悉,土地流转的“江湾模式”将在光山县数个村推开。...[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5-02-09 10:26:31 文章热度:1716
          土地流转进入“新常态”“跑马圈地”还应谨慎为之——河南土地流转现状与趋势调查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近日深入河南多地调研发现,这一传统农业大省的土地流转势头强劲。尤其随着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土地流转进入“新常态”,逐渐告别以前的分散、小块、自发式流转,在速度和规模“双轮驱动”的基础上,流转行为更加规范。   与此同时,河南省工商资本下乡“跑马圈地”成为一道特殊景观。然而受逐利性驱动,一些地方工商资本流转土地投机色彩较重,有的甚至因为盲目上马形成“烂尾工程”。在整体有序的背景下,类似土地流转中的泡沫化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土地流转进入“新常态”   51岁的陈贵仁是罗山县一位种粮大...[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