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标签>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中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其中,中国的土地所有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全民所有制土地即国家所有土地,一种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即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土地权属是指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归属。具体讲,就是指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中国的土地所有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全民所有制土地即国家所有土地,一种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即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八条更明确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这里所说的城市是指国家设立市建制的城市,不同于某些法律、法规中的城市含义。

发布时间:2016-04-14 17:40:44 文章热度:914
        目前,中国正在推动新一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深入研究各个时期的土地制度前,我们有必要先考察它的基本概念。土地制度包括一切土地问题的制度土地制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一切土地问题的制度,主要包括土地所有、土地使用、土地保护、土地征用、土地利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制度,即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制度内容。而狭义的土地制度是指约束人们土地经济关系的规则的集合,是关于人们之间围绕土地所有、使用、收益而发生的生产关系制度,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土地经济关系,是一种经济制度,即土地经济制度。作为重要的经济制度,土地制度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地制度又是一种法律制度,可称之为土...[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4-12 11:24:20 文章热度:2259
        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前,占全国面积约三分之一的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国家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据此,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农村,党领导农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1950年1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土改委员会和组织各级农协直接领导土改运...[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1-14 10:58:41 文章热度:2931
        公元2016年,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正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政府推动的城镇化战略与此紧密相连,“土地财政”这个来路不清,没人负责的定义(或概念)成为学界普遍使用的经济学术语。而对于土地财政的评说则褒贬不一,差距甚大。所以说,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与城市化、土地财政等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大事,也是中国社会的重大改革举措能否继续向前推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研究中国土地制度改革须亟待厘清五个问题。一、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的概念和性质是否不同?现有国家《宪法》明确规定了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土地制度,其概念和性质完全不同。国有土地属于全民所有,集体土地属于本集...[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3-12-18 10:48:15 文章热度:126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近来有些人认为那是“历史错误”。他们极力给地主阶级翻案,指责土改“打砸抢杀”掠夺财产;土改破坏了农村生产力;土改与农村长期贫困有直接关系;等等。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从整体的宏观视野来看,土地改革不仅完成了从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巨大转变,而且带来了乡村社会的历史性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和社会政治结构,而且使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也发生重大变化。经过土地改革运动,一个迥异于旧时代、旧社会的崭新的中国乡村社会,出现在世界的东方。土地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土地、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农具...[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3-12-04 10:23:59 文章热度:67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土地改革的现实任务就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失衡的矛盾中、在日益扩大的城乡利益分配差距越来越大的鸿沟中,特别是在总量经济不断提高,大部分人却不能同步分享的心理严重失落的情态下(实际上,相对的财富或收入在某种意义上比绝对的财富或收入对平衡社会财富心理更为重要),找到现实可行的路径,挖掘土地潜力,释放土地价值,让农民在新型土地财富的实现中,安全、稳定而又可持续地共享成果。        (一)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完善农村土地所有制        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不断完善是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的现实目标。目前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3-11-12 09:42:33 文章热度:1822
        来源:烧荒网  井田制  井田制是商代和周代的一种土地制度,因将土地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而得名。在比较典型的井田中,沟、渠等排灌系统和阡、陌等道路系统把土地划分成一个个方块,在井田的外围还挖有较深的濠沟。这是一种非私有性的土地制度,土地不能自由买卖。  对于井田制的性质和经营方式,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见解:一种意见认为井田制是周代奴隶制国家的土地制度,土地归国家所有,名义上属于周王。周王将土地分赐给诸侯和臣下,世代相袭。  井田的划分,大约一块为100亩(约合今31亩多),是奴隶耕种的一个土地单位,由于生产技术水平很低,也为了便于监督奴隶劳动,井田上实行奴隶集体耕耘。另一种意...[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1-03-23 11:03:37 文章热度:14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正悄然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业、走出农村。于是,所有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开始探寻:农村的出路在哪里?于是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农村的土地。业内人士预言,在农村上演的新一轮土地改革将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那么,农村土地改革带给农民的究竟是福祉还是祸患?什么样的改革方式将助力我国社会发展逐步向着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呢?回顾: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历程通过梳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看出,自新中国成立,农村的土地经历了个体农民私有向集体所有制转变,新一轮土地改革尝试赋予农民在土地上的更多权利。历程1: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建国之初,政府颁布了《土地...[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09-06-24 00:22:33 文章热度:1820
        土地权问题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土地权中的公平问题地行分析和论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一)我国有关土地权政策中的四个法律规定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的有关法律已经开始允许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交易。但是,如何保证农民在这种流转和交易中获利,即保证农民能够切实分享到因为社会的发展而带来的利益,是我们分析这些法律的制定是否坚持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本依据。在我个人看来,影响我国农民土地使用权权益的主要有以下的四个因素,或者是四条规定:(一)2004年8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7-08-21 11:41:47 文章热度:2473
        上个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土地法(修正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审议。土地管理法是土地依法管理的重要的依据,与农业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息息相关。这次修订也是土地管理法颁布以来的第四次修订。在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经济每月谈"上,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魏莉华、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郑凌志对《土地法(修正案)》进行了介绍和解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土地法的三大变化和四大亮点分别是什么。三大变化征地矛盾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郑凌志指出,目前引发的一系列矛盾与现行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有关,也与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差异较大、安置方式单一、征地程序不规范有关。在...[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11-14 17:41:26 文章热度:1106
        近日,两办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从而“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改革开放之初分田到户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户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置”,以实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分田到户以后,农民获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业生产力在较短时间得到很大的发展。人地分离情况下面如何盘活经营权“两权分置”之初,掌握所有权的村社集体可以依据生产需要来提供“统”的服务,“统”的能力较强。不久,为了防止村社集体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中...[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9-30 09:45:54 文章热度:5993
        土地制度是指包括一切土地问题的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因土地的归属和利用问题而产生的所有土地关系的总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实质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致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纵观中国五千年经济发展的历史,主要是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在原始群时期,必须实行原始群土地共有制。当人类发展进入氏族制度,形成了土地氏族公社内部的公...[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7-27 09:50:40 文章热度:2112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为什么是“第二次土地改革”的基础?本文为您讲解从土地改革到土地确权的历史脉络,让您能够更好的了解土地确权的由来。土地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土地制度改革,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土地税收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因此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可以说一直都在进行。一九四七年九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村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于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6-12 10:23:41 文章热度:3309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土地政策围绕着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了四次调整,经历了农民个体所有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最后实现国家公有的转变,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解决了13亿人民的吃饭问题,让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改革(1950—1952年)农民所有家庭自主经营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国家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一条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此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了减少土改运动的阻...[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6-06 17:09:06 文章热度:7154
        新西兰是一个土地所有制多元化的国家,国有土地、私有土地和租借持有等几种土地所有制同时存在。从新西兰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上来看,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古代毛利人时期、英国殖民时期和新西兰独立时期至今。新西兰的土地流转萌芽于殖民前期,发展于殖民中后期,土地流转自由化,合法化加强。独立至今,新西兰土地流转趋于成熟,呈现出专业化和数据化的特点。一、新西兰土地制度演变(一)古代毛利人时期:无明文规定的土地制度,酋长代表神分配土地事实上,人类居住在新西兰的历史并不长,而且新西兰建国的历史只有150年。约公元950年,波利尼西亚人库佩从社会群岛漂流至新西兰,此后,陆续有波利尼西亚人来此,至1350年左右,大批波...[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6-06 14:08:16 文章热度:3128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国家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一条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此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了减少土改运动的阻力,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政府采取了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农村基本上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全国3亿多农民无偿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而...[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5-18 12:01:53 文章热度:1440
        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改革,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广受关注,并在2015年迅速推进。改革方案顺利推进之后,未来农村集体用地进行市场化流转的空间将会很大,这也有利于打破当前城乡二元体制的土地结构。国家发改委16日召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城乡要素高效配置交流座谈会,11个典型地区和单位介绍了相关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要素均衡配置方面的改革内容和成效,其中绝大部分都与农村土地的确权、转让等改革相关。专家认为,在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结构性问题的情况下,新时期的农村土地改革措施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促进供给侧改革第一位的要素,是帮助中国经济避免...[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5-11 11:55:31 文章热度:23534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我国现行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分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第八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第九条规定:...[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4-29 11:13:50 文章热度:7072
        在中国建国初期土地政策性质时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了解下是怎样的。一、1950土改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按劳分配①目的: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②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④影响: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广大农民翻身解放,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二、1953-1956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平均分配1958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大规模集体所有制,平均分配①方针和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②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进③过程:互助组(社萌芽:土地私有、共同劳动)初级农...[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4-28 11:48:38 文章热度:3078
        农村土地承包法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现在来解读2015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是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通过,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 查看全文 ]
发布时间:2016-04-28 11:27:35 文章热度:4099
        中国最早农村土地承包法,应该是出现于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开始。中国社会在土地分配制度上开始有了雏形,封建社会从秦废除井田制,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等措施、现象表明那时候对土地的承包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了,只不过没有具体的文本颁布而已。从秦的土地私有制开始,后世基本延续秦的土地政策,一直到清朝摊丁入亩的瓦解。到了民国时期,孙中山颁布了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做到家给人足中共土地政策有四次变化:国共对峙时期: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便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对地主减租减息,对农民收租收息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土...[ 查看全文 ]